祁述裕,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行政學院二級崗教授,文化管理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文學博士。研究領域:文化政策、文化產業、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體制改革。
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這表明中央對國家實力的理解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了更加科學、全面的認識。
長期以來,我國在增強國家實力方面,更多注重GDP總量、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等“硬實力”,而未將“軟實力”提到應有的高度加以強調和踐行。例如在國際交流和兩岸合作中更多注重經貿合作,而鮮少在增加文化吸引力、促進對共同價值的溝通和認同等深層次方面做文章。
如果把軍事實力比做“大棒”,經濟實力比作“胡蘿卜”,“胡蘿卜+大棒”的方式雖然在有些方面和一段時期有成效,但難以解決很多長期、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臺灣民調顯示,近十年,臺灣與大陸的經貿往來雖然越來越緊密,可是兩岸在文化上的認同度卻越來越遠了。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經貿往來的局限性,同時提醒我國在處理兩岸關系,乃至國際關系方面,要更加注重在“軟實力”方面下功夫。事實上,國際上經濟共同體大都是建立在對共同價值認識的基礎上的。
以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盛世唐朝為例。唐朝歷來被視為古代中國鼎盛時期的標志。實際上,就軍事實力來說,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國家相比并沒有絕對的優勢。但唐朝的文化吸引力、影響力卻是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歷史經驗表明,國家、民族的強盛是以文化軟實力的興盛為支撐的。
軟實力是一種價值觀,一種無形的文化吸引力、影響力、說服力,是依靠文化產品的影響力、制度的先進性和人民的高素質來體現和傳遞的。
未來五年,在提升國家軟實力上,應該重點從鼓勵高質量的文化產品走出去、完善制度體系、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上下功夫。
在我國在文化產品走出去方面,要更多考慮市場的選擇,更多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變“送文化產品”為“賣文化產品”。在制度體系建設方面,通過有吸引力的文化產品傳遞中華民族的理念和人類共同價值觀。在體現制度的優越性方面,要更多吸收人類的優秀文明成果,構建更加人性的、能夠激發創造活力的制度體系。在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方面,應該更加重視提升國民素質。每一個人都是文化的載體,每個人走出去都是一種文化符號,都在傳遞著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提升國家軟實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提升國家軟實力不僅需要政府要有更多的作為,也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
來源:人民網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