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背景】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互聯網+”不僅意味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演進的新形態、也意味著面向知識社會創新2.0逐步形成演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機遇,推動開放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中國經濟走上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互聯網+”行動計劃將重點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培訓對象】
1、金融機構負責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的高層管理者
2、電子商務、互聯網企業高層管理人員
3、私募基金經理和投資公司合伙人
4、互聯網金融企業創業者
【核心課程】課程僅供參考,或根據單位量身定制培訓課程方案。
【培訓方法】課堂講授、現場體驗與學習參觀、交流互動、專家點評相結合。
【培訓費用】根據培訓人數及具體培訓方案而定。
【聯系方式】010-59706310 010-59706315 吳老師 楊老師
【核心課程】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與策略選擇 |
1、解讀《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
2、數字經濟的三大新動力 | |
3、數字經濟的四大目標 | |
“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數據的無障礙流動 |
1、大數據的時代背景 |
2、大數據的相關技術介紹 |
|
3、大數據對政府、企業及研究機構的影響 |
|
“互聯網+大數據”-對產業發展的指導及影響 |
1、政策環境持續優化 產業發展將迎來“黃金期” |
2、大數據產業集聚將呈現特色化發展 |
|
3、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融合創新將更加深入 |
|
“互聯網+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
1、解讀《中國制造2025》 |
2、如何抓住“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重點 |
|
3、增強制造業創新能力 |
|
“互聯網+”時代下的政府服務模式創新 |
1、“互聯網+政務服務”創新意義 |
2、“互聯網+政務服務”頂層設計 |
|
3、“互聯網+”思維助推政府治理現代化智慧化的轉型 |
|
4、“互聯網+政務服務”面臨的主要挑戰 |
|
5、“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的有效途徑 |
【核心師資】
余曉暉,工信部研究院總工程師。長期從事電信網規劃與研究工作,曾參加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我國通信與通信服務業發展戰略、電信強國發展戰略、中國電信業創新與轉型戰略等研究工作以及電信運營商企業發展規劃。研究項目曾獲郵電部科技進步獎、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全國信息化研究成果獎和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等多項獎勵。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先后參與許多重點項目的實施和研究工作,其中“電話網系統模擬分析方法研究”、“我國長話網結構演變策略研究”等獲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十五期間我國互聯網交換中心發展規劃與研究”獲中國工程咨詢學會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二等獎。
姜奇平,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互聯網周刊》主編。同時擔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第一屆國資監管信息化專家組專家,中國信息經濟學會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常務理事。姜奇平是推動互聯網在中國起步的最早的啟蒙者之一,也是中國互聯網經濟理論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由此被《硅谷時代》評為“帶領我們走向數字時代的20位中國人”之一。
汪向東,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信息化與網絡經濟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化理論與實踐、互聯網經濟、通信改革與發展。主要學術成果:《中國: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信息化:中國21世紀的選擇》、《中國基礎設施產業的規制改革與發展》、《國民經濟信息化:發展趨勢、重大矛盾與政策建議》、《深化電信改革必須破除“自然壟斷教條”》、《我國信息產業管理機構的改革及其影響》。
安筱鵬,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主持及參與的重大課題獲了多項國家部委軟科學研究成果獎。2007年,作為主要執筆人完成的“中國信息社會戰略研究”獲得“首屆全國信息化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主持課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與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獲得優秀獎。
柴躍廷,清華大學教授、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 CIMS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研究室主任。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科技部現代服務業總體專家組副組長、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信息化與電子商務咨詢專家。主要研究領域:電子商務理論、技術及應用、電子商務模式研究、電子商務可信交易保障技術與系統、電子商務相關標準規范等。
郭昕,工信部中歐工業4.0研究院中方院長。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北京云基地首席顧問。前蓋洛普(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前IDC(國際數據公司)大中華區總裁。
高紅冰,阿里巴巴副總裁、研究院院長、中國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先后在國家電子工業部、國務院信息辦、信息產業部工作,從事中國信息化發展戰略和互聯網政策和法規的起草制訂,曾深度參與早期中國互聯網監管架構設計和政策法規制訂;承擔過中宣部、國家安全部、發改委、工信部、知識產權總局等十多項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互聯網政策和戰略研究課題。曾擔任華為、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集團等多家大型互聯網和IT公司的常年政策與戰略顧問。
呂廷杰,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曾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助理、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信息管理與信息經濟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兩次留學日本京都大學,獲博士學位;在美國AT&T工商管理學校和貝爾實驗室學習進修。呂廷杰博士先后應邀參加了國務院信息辦、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發改委、國資委、信息產業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有關國民經濟信息化、電子商務以及電信產業政策監管與市場研究等方面的咨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