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4日公布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
決定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決定明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提出要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合理設置地方機構,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加強黨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領導。
決定指出,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要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調整優化政府機構職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決定明確,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制度保障。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推進“多規合一”,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
決定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決定明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提出要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合理設置地方機構,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加強黨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領導。
決定指出,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要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調整優化政府機構職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決定明確,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制度保障。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推進“多規合一”,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
來源:新華社
趙長茂,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常理事,副秘書長。長期從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教學研究,側重于研究宏經濟問題,已在《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100多篇,出版《經濟發展戰略》、《宏觀經濟通論》等多部著作。
孫茂利, 公安部法制局局長,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劉應杰,國務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長。主要研究領域有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
李永忠,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原副院長,制度反腐專家,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長期潛心于黨建、制度反腐等領域的研究。幾十年的紀檢監察工作經歷,使李永忠熟稔我國反腐敗形勢,成為制度建黨、制度反腐的專家。他認為,未來反腐敗工作的突破口則在權力結構的改革上。
汪玉凱,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近年來致力于公共管理、中國政府改革以及電子政務方面的研究,出版各類著作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