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府平臺公司作為地方政府投融資主體的歷史使命基本完成,怎樣認識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風險,化解風險,為這些依附于政府的上萬個國有企業加快市場化轉型,是當前國企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2019年4月26日下午,由天津濱海新區于家堡某控股集團主辦,睿信方略培訓中心承辦的第五期“當前國企形勢改革任務與投資經營公司轉型學習班”在天津舉行。睿信方略方略財經專業委員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原首席專家李錦教授受邀出席,對“當前國企形勢改革任務與投資經營公司轉型”進行專題授課。
本次學習班共5期,4月26日全部培訓學習已順利完成。睿信方略培訓中心對主辦方的培訓需求、學員結構、課程設置及師資匹配等進行了充分的調研,為客戶提供整體專業化的培訓咨詢解決方案。
李錦教授認為,地方政府負債的一個深層次原因是機制轉換和體制改革的相對滯后,加上地方可用財力不足的壓力。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建立,雖然能夠解決地方政府財政緊缺的問題,但是在傳統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的發展模式下,其帶來的經營風險及社會矛盾越來越明顯。李教授認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面臨的風險,體現在8個方面:
1、出資風險 。這些公司實收資本主要是財政直接撥款、劃轉股權債權、劃撥土地等資產形式組成。成立初期普遍存在設立手續不完善、出資不實的情況,甚至有融資平臺公司存在公司設立時以搭橋貸款作為資本金,債務融資后再以各種名義抽回的情況。后來發現,非貨幣資產出資存在的問題較多。特別是土地違規操作的擔保風險很大,土地入賬評估價值大幅度偏離基準地價等等。
2、融資渠道受阻風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現有債務除納入地方政府債務核算部分可通過地方債務置換處理外,其余未納入部分需自己進行融資解決。然而平臺公司主要功能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公用事業建設等,以政府為資產、信用等依托而成立的投融資公司,其本身造血功能較弱,隨著資產負債率的逐步攀升,難以在通過借新還舊進行維系,融資渠道逐漸受阻。
3、政府干預風險。融資平臺公司行政化色彩嚴重,缺乏良好的法人治理結構。政府直接或間接管理融資平臺公司人、財、物,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進行決策和計劃籌集、管理、使用,公司只是擔當出納角色,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符合風險收益一體化要求的投融資主體。在管理中很多公司存在資產狀況不實、虧損全資子公司未納入合并報表、多計收益、少提折舊、費用等問題。
4 、資金項目管理風險。融資平臺公司沒有實行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容易形成政企不分,受行政干預影響較大,內部管理普遍存在重融資輕管理,由此引發的資金監管工作不規范,責任主體不明晰、缺乏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
5、建設管理操作風險。部分項目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建設項目缺乏績效評估。在融資運行階段,也存在違規以協議方式變更國有土地使用權,用于抵押擔保。有的市、縣級人民政府越權批準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給融資平臺公司將其用于債務融資。這種現象屬無效擔保和無效抵押物,形成了擔保風險。
6、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減弱風險。資產方面,儲備土地、公益性資產已被明確禁止注入融資平臺公司;業務方面,委托代建、政府購買服務被要求逐步規范;融資方面,《預算法》禁止政府為企業融資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地方政府對融資平臺公司的支持力度正在逐漸減弱。
7、收入來源制約風險。融資平臺債務融入資金主要用于政府無收入來源的公益基礎性設施建設,而用于償還債務的來源主要是土地出讓金收入。據國外研究機構統計,土地拍賣收入一般占二線城市財政收入的35%以上。現在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土地成交量價齊跌、貸款抵押物面臨貶值等問題尤為突出。 對未來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形成較大制約。
8、資產閑置風險。閑置資產與不良資產很多時候,是被混在一起說的。企業的不良資產是指企業尚未處理的資產凈損失和潛虧(資金)掛帳,以及按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應提未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各類有問題資產預計損失金額。閑置資產是指對企業目前的生產經營來說,利用率很低的資產,不一定"不良",可能對另外一個行業來說,可能是"優質資產"。閑置資產最多的是房產,是辦公樓。上面領導一發放,每家企業到一個大城市建總部,幾百億幾千億的放在那里。有許多辦法可以利用,在企業重組改制造成的閑置資產,可以通過尋找租賃市場,開展租賃業務,進行閑置資產再利用。資產租賃不僅可以解決重組后的存續企業和股份公司所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而且可以提高集團公司整體的經濟效益,加快企業的發展。
進入新時代之后,GDP增長不再是各地方追求發展的唯一目標,各地依靠投資拉動GDP增長的模式將徹底轉變,政府平臺公司作為地方政府投融資主體的歷史使命也基本完成。未來地方政府將通過發行地方債的方式完成融資,通過政府購買等更為規范的方式來完成地方公益性項目建設,通過政府補貼加市場化資金形式完成地方準公益性項目,由此,政府平臺公司將面臨轉型。把平臺公司真正按照市場化運行平穩地過渡過來。
李錦教授預計,2019年將出現以下趨勢。
一是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為中心,帶動領域改革,四梁八柱,形成相互促進的局面。財稅金融、土地、市場準入、社會管理等將一個一個突破,尤其是財稅金融改革對國資國企改革的支持作用將在2019年發揮明顯作用。
二是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方向,推進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圍繞賦予企業更多的經營權,有更多措施出臺。
三是強化國企、民企公平競爭環境,國企與民企共同進步。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四是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進國資監管改革,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這方面體現在授權經營體制上,包括拿出授權清單。
五是兩類公司成為2019年最熱鬧的一幕。抓住國資改革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突破。數十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組成立將開始,新組建一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使得國資體制框架形成,并且探索新的運營機制。
六是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由設計走向更大規模行動。四批試點與百家行動,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向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發展,重心由混向改轉變。
七是加快推動中國鐵路總公司股份制改造。中國最大的國企進入公司制、股份制與董事會建設的實質推進階段,重點是經營權下放。
八是增強微觀主體活力,體現在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上,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國有企業家的積極性得到保護。
李錦,中國人民大學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睿信方略財經專業委員會高級研究員。 在新華社工作36年。2010年后,相繼擔任中國企業報總編輯、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首席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研究員。
重點研究:國企理論政策研究、課題研究、經驗總結工作。十八大以來,解讀70多份黨中央、國務院與與國資委企業文件,去年接受媒體上千次采訪。被輿論界稱為“中國企業政策新聞第一解讀人”。改革開放來所寫“思路型”調查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員批示。1982年,鄧小平聽取匯報并稱其對改革“有發言權”。 2010年來先后調查20多家企業。
出版專著:《資本經營理論的提出》、《國企改革頂層設計解析》、《國企供給側改革》、《中國力量》、《深度》(自傳)等27部。
睿信方略研究院(英文名稱為Acme Research Institute)是一家獨立的政策研究與咨詢機構。致力于為中國各級政府和國內外企業提供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實操性的研究咨詢服務。
主要研究領域有:國家宏觀戰略、區域經濟、城市化、產業發展和政策、企業戰略與投資決策。
研究院不斷探索完善有利于社會智庫發展的機制和運行模式,將研究與咨詢有機結合,成為國內智庫中具有市場化特色和活力的新型智庫。
睿信方略研究院培訓中心主要職能:承接政府和企業委托,舉辦多種形式的研討會、專題講座、培訓班、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出席授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