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7日上午,“智能制造與產業生態發展論壇”在江蘇省鹽城開幕。睿信方略學術中心特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冶金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柴天佑教授出席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本次論壇以“全球視野探索‘智能+’實施路徑”為宗旨,以“突破邊界、鏈接未來”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制造業和創新企業掌門人、智能制造領域研究專家等200多位嘉賓齊聚鹽城,直面制造業的現狀與挑戰,剖析智能制造發展與未來,為鹽南高新區、鹽城市、乃至江蘇省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鹽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曉丹指出,本次智能制造與產業生態發展論壇,圍繞智能制造的現狀、挑戰和未來進行了深入探討,探索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宏觀經濟下把脈經濟發展新趨勢的一次頭腦風暴,將進一步促進鹽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鹽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曉丹指出,本次智能制造與產業生態發展論壇,圍繞智能制造的現狀、挑戰和未來進行了深入探討,探索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宏觀經濟下把脈經濟發展新趨勢的一次頭腦風暴,將進一步促進鹽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柴院士首先將工業人工智能拆分成人工智能與工業兩部分,回顧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提出2010年以后三大因素促成人工智能發展浪潮。分別是:
1.來自政府、電子商務、商業、社交媒體、科學、政府提供可用的大數據
2.強大的計算能力
3.科技產業增加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
由此可見,可用大數據、計算力、產業投資在人工智能發展當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2016年,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指出,機器學習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谷歌正將機器學習應用到公司的所用產品當中。拉開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發展熱潮。由此,深度學習快速發展。在圖像識別領域,人工智能2016年的識別錯誤率以降低到3.5%的成績,標志著圖片識別領域已開始超過人類。(人類錯誤率:5%)
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柴天佑表示,它將朝著與人一樣智慧全面的方向發展。在工業領域,通過工業人工智能與數字設計結合,形成一個高度互聯的工業實體,將智能制造向智能優化制造轉變。柴天佑指出,下一步人工智能應用到工業上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可解釋機器學習,二是建立智能系統。
柴天佑,中國工程院院士,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家,IEEE Fellow, IFAC Fellow。現任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自動化學報》主編、國家冶金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技術局成員及IFAC制造與儀表技術協調委員會主席(1996-199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主任(2010-2018)。長期從事復雜工業過程控制、優化和綜合自動化的基礎研究與工程技術研究。提出了多變量自適應解耦控制理論與方法,與智能控制、計算機集散控制技術相結合,主持研制出智能解耦控制技術及系統;提出了以綜合生產指標優化為目標的全流程智能優化控制理論與技術,主持研制了生產全流程智能優化控制系統和綜合自動化系統,并成功應用于流程工業,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發表IFAC會刊和IEEE匯刊論文共計130余篇,其中1篇論文獲國際控制技術頂級期刊IFAC雜志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2011-2013 最佳論文獎。已培養博士90余名,碩士240余名。應邀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舉行的IFAC、IEEE國際會議上作大會特邀報告30余次。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共四項,省部級特等獎、一等獎十二項;兩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2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3年獲遼寧省科技功勛獎,200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0年獲第一屆楊嘉墀科技獎一等獎。2007年在IEEE系統與控制聯合會議上被授予控制研究杰出工業成就獎,2017年獲亞洲控制協會Wook Hyun Kwon 教育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我們聯系。
睿信方略研究院(英文名稱為Acme Research Institute)是一家獨立的政策研究與咨詢機構。致力于為中國各級政府和國內外企業提供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實操性的研究咨詢服務。
主要研究領域有:國家宏觀戰略、區域經濟、城市化、產業發展和政策、企業戰略與投資決策。
研究院不斷探索完善有利于社會智庫發展的機制和運行模式,將研究與咨詢有機結合,成為國內智庫中具有市場化特色和活力的新型智庫。
睿信方略研究院培訓中心主要職能:承接政府和企業委托,舉辦多種形式的研討會、專題講座、培訓班、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出席授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