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
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我國在區塊鏈領域擁有良好基礎,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推進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習近平強調,要強化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努力讓我國在區塊鏈這個新興領域走在理論最前沿、占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要推動協同攻關,加快推進核心技術突破,為區塊鏈應用發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術支撐。要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要加快產業發展,發揮好市場優勢,進一步打通創新鏈、應用鏈、價值鏈。要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加快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多種形式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培育一批領軍人物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習近平指出,要抓住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的契機,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
要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
要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數字經濟模式創新,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競爭、穩定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動力,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各行業供需有效對接提供服務,為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要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
要推動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探索在信息基礎設施、智慧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的推廣應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要利用區塊鏈技術促進城市間在信息、資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規模的互聯互通,保障生產要素在區域內有序高效流動。
要探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
習近平強調,要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引導和規范,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蹤發展動態,積極探索發展規律。要探索建立適應區塊鏈技術機制的安全保障體系,引導和推動區塊鏈開發者、平臺運營者加強行業自律、落實安全責任。要把依法治網落實到區塊鏈管理中,推動區塊鏈安全有序發展。
習近平指出,相關部門及其負責領導同志要注意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提高運用和管理區塊鏈技術能力,使區塊鏈技術在建設網絡強國、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專家解讀
CECBC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候選人、數字資產研究院研究員 吳桐:
“總書記對區塊鏈的闡述和定位至少具有以下幾個重要層面值得關注和重視:
第一,總書記很少對某一特定技術做專門闡述,以往對特定技術專門闡述并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有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這意味著區塊鏈至少提升到與人工智能同一層次的高度。
第二,之前未把區塊鏈列入硬科技范疇,此次總書記明確提出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正視了區塊鏈的作用與地位。
第三,總書記提到加快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區塊鏈作為一項互聯互通的技術,最有可能成為數字經濟的時代的基礎設施,因此與其他硬科技的融合極其重要。總書記的發言印證了這一論斷。
第四,總書記的講話透露的核心信息是區塊鏈的發展方向是脫虛向實、賦能實體、改善民生以及取得產業優勢,我們應嚴格區分區塊鏈和沒有價值支撐的加密(虛擬)貨幣。同時總書記提到了數字金融和數字資產交易,數字金融基本是指將區塊鏈作為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以及今年引起廣泛關注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而這里的數字資產大概率指的是實物和金融資產的數字化,以及即將成為下一個風口的數據資產化。
第五,總書記提到了利用區塊鏈改善政務數據流轉和分享,促進業務協同。區塊鏈和政務系統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不會去中心化,還會通過信息集成化等渠道提高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筆者的新書——《鏈政經濟學:區塊鏈和政務系統的融合》將全面闡述區塊鏈如何利用于政務系統,以期為區塊鏈落地和數字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
第六,總書記提到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前天扎克伯格參加Libra聽證會愈發傳遞出在區塊鏈和數字金融領域國際競爭加劇的態勢,標準化是話語權的表現形式和實現途徑,在新一輪的數字金融競爭中我們需要做領導者,而不是追隨者。
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區塊鏈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接下來就需要行業參與者擼起袖子、砥礪前行,更好地實現區塊鏈行業的價值,為自己正名。”
“區塊鏈+政務”應用之婁底市不動產區塊鏈信息共享平臺創新出彩
作為睿信方略研究院戰略合作伙伴,湖南智慧政務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所聚焦的區塊鏈+政務領域,在此次講話中被重點提及,習近平指出要抓住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的契機,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
10月25日,CCTV財經頻道在經濟信息聯播節目中對目前國內區塊鏈技術的典型應用進行了報道,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湖南智慧政務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婁底市的“不動產區塊鏈信息共享平臺”,其作為全國“區塊鏈+政務”的典型創新應用,創新了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不動產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
當天晚上9點30檔的央視財經評論節目對區塊鏈技術的典型應用進行了深入解讀,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教授以婁底市不動產區塊鏈信息共享平臺典型案例說明區塊鏈技術在于實現多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和協同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平臺已經實現房產數據上鏈,水、電、煤氣數據正在上鏈,未來百姓在銀行辦理不動產過戶的同時,可進行水、電、氣同步過戶。
婁底市不動產區塊鏈信息共享平臺
湖南智慧政務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儲備的雄厚研發實力,結合不動產登記的業務需要,于2018年率先在湖南省婁底市部署以不動產登記信息數據為核心建立的不動產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平臺,得到了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的充分肯定,并作為科技創新示范項目上報自然資源部,獲得了2018年“互聯網+政務”服務50強等榮譽。
隨著該平臺中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平臺將為政府不動產政策制定提供依據,促進不動產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能為不動產交易簡化流程提供可信數據保障,為社會公眾提供征信和低成本金融服務。
政策解讀專家推薦
楊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副院長,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主任,睿信方略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法律專家。楊東教授是我國最早對區塊鏈的應用進行研究的學者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并在人民大學開設了國內第一個區塊鏈相關的本科課程
楊濤: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主任、金融科技50人論壇首席經濟學家
楊勇:SharesChain聯合創始人、北京金股鏈CEO、湖南智慧政務公司董事,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肖風:萬向控股的副董事長、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國區塊鏈最早的投資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我們聯系。
睿信方略研究院(英文名稱為Acme Research Institute)是一家獨立的政策研究與咨詢機構。致力于為中國各級政府和國內外企業提供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實操性的研究咨詢服務。
主要研究領域有:國家宏觀戰略、區域經濟、城市化、產業發展和政策、企業戰略與投資決策。
研究院不斷探索完善有利于社會智庫發展的機制和運行模式,將研究與咨詢有機結合,成為國內智庫中具有市場化特色和活力的新型智庫。
睿信方略研究院培訓中心主要職能:承接政府和企業委托,舉辦多種形式的研討會、專題講座、培訓班、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出席授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