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下午,由國信國際信用評級中心主辦,睿信方略培訓中心承辦的“中國企業信用建設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國內征信機構代表、企業界、學術界等各領域優秀代表出席論壇。
本次論壇,中宣部辦公廳原主任 薛啟亮、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原副主任汪路、中國法學會財稅法研究會副會長、國家稅務總局稅收所原所長劉佐受邀出席會議。分別就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當前征信體系建設與企業創新、財稅體制改革等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與現場交流。
薛啟亮主任認為,以文化推動經濟的發展,以精神軟實力推動經濟的發展,也是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我們過去讀四書五經,四書春秋大學孟子這些書強調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和文化和合,我們今天在這里開這個會就抓住了這個問題要害。有位專家寫了這本書——《五和夢》,結合當今現實講人和、家庭和、社會和、世界和、天人和,從這個角度來談和文化這個很有意義,我們今天強調的就是和文化價值觀。
[核心觀點] 和文化引領的重要體現,從國家層面來講就是人民富裕民族和諧,從社會的角度來講就是民眾平等自由,個體而言,就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的價值觀“和”是關鍵是要害,這個是我們凝聚人心的力量。
汪路主任認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雖然不像中美戰略競爭、東西方文化等話題那么宏大,信用建設也是一個影響面很廣、很基礎的話題;對信用狀況的判斷,也是一件很綜合重要的事情。
這個命題的另一半---企業創新,當然也很有意義。創新,已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我今天談這個話題,也可稱之為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解決方案的一個討論:關系到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到底是否能夠得到比較有效的解決;關系普惠金融的可得性。
[核心觀點]根據數十年征信體系理論與實踐研究,汪路主任指出,基礎征信服務體系尚未覆蓋商務信用活動,是基礎征信乃至整個征信業的最大短板。為什么?
l 商務信用的體量也很大、影響面也很廣。
l 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根本原因,與很多重要經濟問題如營商環境、產權保護等均相關。
l 嚴重制約包括基礎征信和信用評估的整個征信業的發展和作用。我們對評估中小企業信用的信息權重有一個基本的判斷。
l 雖然不是不可為,但解決這個問題,讓基礎征信覆蓋商務信用,顯然比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正在做的工作要更難、更復雜。需要更適合的建設模式等創新思維。
劉佐教授將我國四十年來的稅制改革歷程劃分為了1978-1993年、1994-2012年及2013年至今三個階段,并分別對每個階段稅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改革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核心觀點]他指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稅制改革適應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稅收總量顯著增長,稅收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下一步我國稅制改革的任務仍然很艱巨,我們應正確認識我們所面臨的經濟形勢,并準確把握未來稅制改革的方向。劉佐老師提出近期我國稅制改革主要集中在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減輕宏觀稅負、完善主要稅種等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也是稅收研究的熱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