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高效學習的基礎,都是以結果為導向。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必須清楚知道你要學什么、從哪些方面入手學習、打算花多少時間、做到什么程度,大致會產生個什么結果。
當然,這些都是基于你實際的行動積累下來的自我觀察、反思、分析和總結。
如果你覺得自己學得很辛苦,花了很多時間卻依然看不到任何成效,那就好好想想,你究竟會不會學習?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來自于一本書,說的是《學會學習》。
如果你能在讀書的時候就掌握并實踐這些內容,我想很多事情就能事半功倍。
如果你已經開始工作了,它依舊有無限的價值,因為你可以完全拋開與應試相關的所有信息,專注于打造自己的學習體系。在這個體系的基礎上,去學習以及練習你感興趣的所有事情。
知識與技能的區別
?我們先要弄清楚兩個概念,什么叫知識?什么叫技能?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講的就是知識與技能的區別:知識是學習來的,而技能是練習來的。知識的掌握度體現在你是否能在需要的時刻回憶起你需要的信息作為指導。而技能則是用你做一件事情的熟練程度來衡量的。
?
拿語言學習作為例子,單獨的語法、詞匯、閱讀、寫作學習是知識,體現于你是否能夠讀懂手上的一篇文章,是否可以用正確的方式表達一個主題。而聽力和口語則是技能,不考驗你是否能在要表達的時候想起你所有想說的句子,而考驗你在需要說的時候是否能熟練地說出來。
脫口而出的語言技能,不是學出來,是練出來的。但技能練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學習,在你有了詞匯,有了一定的語法基礎,剩余的就是練習了。學習和練習,都是缺一不可的。
5大步驟,幫你打造個人學習體系
?今天我們不說練習,先說一下學習,說說如何打造個人學習體系。
打造個人的學習體系包含5個方面:
找到自己的學習模式
學習過程中的時間管理和學習規劃
筆記記錄技巧
閱讀技巧
記憶技巧
大家完全可以結合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來考慮這個體系。(非學生可以自動剔除應試這個環節)
以下是整篇文章的構架,除了第一部分 找到你的學習模式是必讀之外,剩余的其他部分事實上都獨立成為一個體系,但全都以第一部分明確你自己的學習模型為基礎。
所以,覺得文章太長的朋友,可以在讀完第一部分之后挑著看自己有需求的部分。有時間或者遇到問題時,再去其他相應的部分尋求信息。
?
01?找到你的學習模式
在學習時,大家的頭腦都是自然而然的運轉。你覺得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你的學習模式。如果你清楚自己是如何吸收和消化新知識,你就能更有意識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
這將是貫穿你整個學習體系的基礎。請務必要仔細分析自己更傾向于哪一種模型。
??
你是左腦學習者還是右腦學習者?
人的大腦分左右半腦,都能運行、思考和處理信息,但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同。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常常受某一半腦的影響更顯著。最好的思維能力一定是左右半腦均衡運作的整體結果。但如果你能判斷出你是屬于哪個半腦主導的類型,可以選擇更有效的方式學習和記憶,發揮自己腦力的潛能。
所以,你需要去了解自己是屬于左腦還是右腦主導的學習者,并相應地選擇讓自己的學起來更有效的方式。
自我了解: 你是左腦還是右腦主導的學習者?
![]()
請由左半腦或者右半腦主導的朋友采取以下行動來幫助自己,更好地發揮優勢,發揮自己的潛能使大腦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
?
你是聽覺、視覺還是動覺學習者?
學習模式是指人如何利用自己的感覺信息來學習的。基本上,人通過3種學習模式對外界信息進行處理,并儲存到自己的記憶中。這三種模式是:視覺,聽覺和動覺。
快速學習和記憶的關鍵就是將學習內容,采用與自己的學習模式更適應的形式,轉化為自己的理解。所以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學習模式,在學習過程中揚長避短。
自我了解:三種學習模型的特征 你是哪一種?
![]()
對不同學習模式的建議:
![]()
?
學習過程中聽覺、視覺和動覺3種模式,調動參與的越全面,知識就記得越牢固。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去成為積極的學習者:不斷地去聽,去說,去看,去寫,去做。別偷懶。累了就去休息,千萬別偷懶,制造好像很努力但實質無效的假象。
02?時間管理和學習規劃技巧
?
重點:
個人時間管理系統構建
對不同學習模型的時間管理建議
我最近還看了一本關于時間管理的書《時間不靠擠》,那本書里的內容與《學會學習》里時間管理的方式竟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通過待辦清單,日計劃,月歷, 規劃固定的學習時間和進行回顧這些手段,建立一個自己的時間管理,任務管理,時間安排以及執行反饋系統,幫助我們將重要的事情安排在恰當的時間完成。
以下就是這個體系的整個構造,作為非高深時間管理者,做到這幾步,足矣!
?
?
?
請時刻記得自己的學習模式測試結果,選擇合適的時間管理和規劃工具,發揮自己的優勢,規避自己的劣勢。
03?筆記記錄技巧
重點:
知識結構圖(思維導圖)
對不同學習模型的筆記建議
關于工作中的筆記,我推薦一本書《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比《學會學習》這本書里的內容更適合工作人士。這是到目前為止我讀到的關于工作中做筆記的最好的書。
書中的“知識結構圖”有點像思維導圖。一般情況下,當我遇到一個復雜的概念或者讀到一本很有價值的書時,都會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章的結構和內容進行梳理,幫助自己理解和后期記憶。推薦一個windows可使用的免費軟件 Mindjet,簡單好用。
下面截一下書里的知識結構圖給大家看一下:
?
?
最后,請自己將重點放在那些與你的學習模式有契合的要素上,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方式。
04?閱讀技巧
重點:
閱讀的步驟
5種不同的閱讀速度
SQ3R五步閱讀法
對不同學習模型的閱讀建議
關于閱讀,最關鍵的的一點其實不在于速度,在于“理解”。所有的效率都是基于理解的基礎之上,讓自己能先理解了閱讀的內容,然后再想辦法提速。花點時間來學習怎樣更有效的閱讀,能幫你在未來省下許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閱讀的步驟:
判斷閱讀材料的類型,確定閱讀的目的,設定閱讀的速度;
開始閱讀前確定閱讀的目的和閱讀進度;
努力記住閱讀內容并做筆記,理解閱讀內容;
使用SQ3R五步閱讀法。
5種不同的閱讀速度:?
?
?
SQ3R五步閱讀法:
?
如果你每次進行針對于學習的閱讀,都按照這個模式,你會發現,你的閱讀會更有成效。親測有效!
最后,請自己將重點放在那些與你的學習模式有契合的要素上,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方式:
?
05?記憶技巧
重點:
我們的記憶模型和強化記憶的步驟
記憶術
對不同學習模型的記憶建議
很多時候,我們忘記的事情,并不是我們真的忘記了,而是因為我們的記憶受阻或者信息錯位而難以回憶起來。在談記憶術之前,有一個概念很重要。那就是只有對內心想要記住的、我們優先關注的,還有與個人經歷相關的見解和信息,我們才會給予更多的關注更容易被記住。
第一,我們的記憶模型和強化記憶的步驟
6種記憶類型:感官記憶,運動技能技藝,言語記憶,形象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
你的記憶力如何,取決于這則信息對你的意義大小。這則信息是如何組織的?這則信息是否容易與以前的,句式或者經驗聯系起來?學習的時間單元是如何分割的,比如你是一次學完還是數周或數天內分次學完?如果5種感覺結合在一起,需要使用什么記憶技能?
知道我們的記憶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樣的情況下,一些我們遇到的信息才能留在記憶力,并長期保存,是我們能選擇更有效的記憶方式的基礎。
強化記憶的步驟:
澄清:完全弄懂你要學習機的內容;
鼓勁:對新知識是發自內心的想學想進全神貫注;
分類:確定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目標,選擇短期記憶還是長期記憶;
梳理:對學習內容進行歸類,以保證中心觀點和相關細節緊密聯系,把新的知識和現有知識聯系起來;
計劃: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習需要選擇最佳的學習策略和技巧;
復習:反復進行信息吳總感官配合,養成習慣。
?
第二,記憶術
記憶術是一種強化信息的輔助方法,它采用系統的方法對明顯互不相干的一組事實信息進行,編組整理,方便記憶。記憶術是我們記憶所有的信息的一種工具,使我們能夠對學習內容進行及時的加工處理,能讓知識記憶和內化的過程更加輕松。
請自己將重點放在那些與你的學習模式有契合的要素上,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方式。
結語:學習學習再學習
最后用書里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我們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時間資源,物資資源,腦力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保持有序的利用。提醒自己,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時間資源,是每一個積極的學習者每天都該反思的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