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曾說:“管理者是事業的最基本的、最稀有的、最昂貴的,而且是最易消逝的資源?!睕]有良好的管理者隊伍,就不可能有組織的興盛和優良業績。
那么,阿里巴巴對于管理者的培養又是怎樣的呢?相信你一定會被阿里的“管理三板斧”必修課體系所折服。
阿里巴巴針對干部培養有一個“管理三板斧”必修課培訓體系,針對初級、中級和高級管理者分別做Manager Skill(經理技能)、Manager Development(管理者發展)和Leadership(領導力)三個層次的管理培訓。
每個層次內部又有3門課,一共9門必修課。
第一個層次:初級管理者的Manager Skill
一個初級管理者必須學會三件事:
1.怎么招人、怎么開人;
2.怎么做團隊建設;
3.怎么拿到結果。
這個課程是怎么來的呢?
馬云說,日本的武士道為什么這么厲害?因為他們在學武時依靠的是嚴格的訓練。一個樁在這里,師傅讓你先用這個姿勢砍一萬刀,再來講你的功力有沒有提升。然后師父再教你第二刀,接著再砍一萬刀。
這叫“訓練”,然后就出現了很多牛逼的人。
我們的管理也是一樣的。組織發展就是要告訴初級管理者最應該練習哪些招式。我們需要去觀察公司里主管、經理這樣層級的初級管理者,把他一天、一個月全部干的事兒都記錄下來,再分析這里需要什么樣的能力。
我花了一個月時間調研了一百個經理和主管,把他們每天、每周、每個月干的事兒從開早會開始全部寫下來。實際上,初級管理者需要150個技能才能把這份工作干好,但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做到。
最后我們提煉出了他必須具備的三個核心能力,開發成為公司的必修課。這三門課每門兩天,一共六天。員工在晉升到主管和經理之后,這些課必須要通關。
第二個層次:中級管理者Manager Development
高級經理和總監必須學會三件事:
1.聞味道;
2.揪頭發;
3.照鏡子。
當做到高級經理和總監(阿里M3-M4)這層以后,你應該有了一定的管理經驗。這時候我們需要幫你做總結,所以開發了第二堂標準的必修課:聞味道、揪頭發、照鏡子。
1.聞味道
CEO們肯定有經驗,今天走進辦公室轉一圈,你肯定知道哪些人對、哪些人不對,哪個團隊好、哪個團隊不好。你是有感覺的。
在阿里內部,這來自馬云的管理天賦。他每次出差一個月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五個樓全部跑遍,從一樓跑到十樓。跑完以后跟各個總裁說這個部門不行那個部門不行,這里有問題那里有問題,所有人都傻掉了,老板連一個問題都沒問過。
從我個人來說,我在帶管理者時就是一個標準動作:每天進辦公室第一件事不要坐在位子上,半個小時去外面轉。你看到你的員工是不是用最快的速度激情飽滿地投入到工作,你去旁聽每個早會開得對不對,你去觀察每個人臉上的笑容、眼睛里的光亮。
看了這些,你就能把團隊的業績和問題對起來,你就知道這個團隊缺了點什么。我也很忙,但回到辦公室一聞就知道哪個部分不行。你練得多了,一看就知道味道對不對,當你識別到問題時就需要跟他去聊一聊。
如果學會了“聞味道”,你的管理就開始有點境界了。
2. 揪頭發
作為管理者,有的時候你會不理解老板的意思。
“揪頭發”的意思是,當你有疑問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抬高一個級別。比如你是總監,最好就把你的位置移到VP(副總裁)層次上。你想,假如我是這個VP,我該怎么做?你這時會發現一切豁然開朗。
為什么說到了總監以后特別重要的是往上拔一層的能力?為什么需要你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有跟平行部門合作的可能性。否則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地盤上轉悠,這樣是不可能跟別人合作的。
3. 照鏡子
CEO們,你們有沒有發現你直接管的團隊有時候挺爛的?
有個關于蘇東坡的故事,蘇東坡回家說人不好,蘇小妹說“你看別人是坨屎,你就是坨屎,你看別人是朵花,你就是朵花?!?/span>
團隊所有的狀態就是你的鏡子,你一定和你的團隊是一模一樣的。請不要逃避,你看到的問題其實就是你的問題,當你發現你對團隊各種不滿意時,你一定是這樣子的。
另外一個“照鏡子”的理論是,猴子屁股理論。當我們不斷往上升級時,往下看都是笑臉,往上看都是屁股。我們做總監時都是夾心餅干,我們向上仰望時,老板往往是給我屁股看。當你往下看時一片都是笑容,因為那都是你的下屬。
當你有一天做到總監時,我們會提醒每個人:
1、當很多人對你笑、夸你的時候,不要太得意。也許你不是真的很優秀,僅僅因為你是他們的老板,所以你要保持清醒。
2、往上看,你的老板可能經常對你態度不好,但也不要太在意,為什么?因為他也有屁股要看。為什么要把這一課放進去,因為管理者做到了總監會有很多困擾。
比如說他不能定公司的戰略方向,他認為這個東西是不對的,他還得對上級笑臉相迎。他要對他的團隊講,你們好棒啊,我們必須要這么干,這時候他會有很多糾結和痛苦,這就是“照鏡子”的事情。
你要有強壯的心態,這讓你在通往高管的路上不會死得那么快。老板有什么了不起的嘛,老板上面都有老板的。
第三個層次:高級管理者的Leadership
學員是從高級總監到總裁以及馬云下面的CXO(首席XX官)。課程設置上,一部分必修課,一部分選修課。所有課程為期一年必須修完,如果考試不及格、或者修不完,就不可以晉升。
選修課的目的主要是“開天眼”,讓你參觀全球最好的企業,參觀回來之后必須要落地。比如阿里巴巴的生態思維就是從2006年參觀了蒙牛而來的。
我們發現,一個年產30萬的養殖戶都可以做生態,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做生態?所以,2007年我們提出,整個阿里巴巴集團是一個生態公司。
高級領導的三門必修課:文化、戰略和組織能力。
文化是基業常青的基石;戰略是方向,是業務;組織能力是人。
這三個是你作為高級領導必須要學會的。
上面講的是從高管到中層管理者到基層管理者的一個訓練體系,也是阿里集團最核心的三門管理課。最后,我們講講阿里在集團層面每年要做的事兒,讓大家了解大集團的策略制定。
阿里巴巴集團每年的三個會:業務戰略會、財務會、人才盤點會。
財務戰略和HR戰略都是根據業務戰略來的。集團的戰略會,主要會定下來明年要做哪幾件事?優先級是什么?這是所有核心。每個分公司總裁+HRVP(人力資源副總裁)+集團總裁全部參與。在這個戰略會上,統一目標以后再經過董事會審批。
財務會是用來做什么的?比如,今年集團開出來10個事情,都要干,但財務未必是一定能夠支持的。所以這里我們會用財務再過一遍預算,知道哪些事兒可以干、哪些事兒暫時不干,因為彈藥總是要集中打的。
然后我們會開人才盤點會(talent review)。每個分公司總裁一把手帶著他的HR一把手跟集團匯報他手下每一個管理者的情況。你必須對每個人如數家珍,如果你數不出來,說明你的管理是不夠格的。
最后在年底時整個集團會出一個報告,對各個分公司做三個打分:
戰略落地情況;
業務今年的結果和財務控制;
人才的盤點和培養排名。
這個排名會公布在阿里集團內網上。每個員工都會看到今年我在公司排到了第幾。這跟創業公司的事業部排名是一樣的。
當你以最牛逼的激勵制度激勵大家的時候,反過來你要用最強硬的考核制度去平衡管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比如,阿里的高級總裁到總裁,每年做末位排名,硬性淘汰一定的比例。再比如,后來我們進行了分公司的拆分,讓人人都是股東;再后來淘寶內部搞創業,創業者可以從經理直接升VP(副總裁),自己承包項目,做內部孵化平臺。
這事兒聽起來覺得很簡單,你們去做做看?去干掉一個手握重權的副總,太難了吧?所以,請問問自己,我的公司有沒有好的組織結構制度?
在人才盤點的結果出來后,阿里集團每年年底內部會公布三個東西:
1.所有分公司的排名;
2.組織結構的調整,誰負責什么;
3.出一套最牛的年度激勵制度。
我認為這些是在集團中最重要的三個事情(戰略會、財務會、人才盤點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