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培訓顧問,我最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能夠評估我的培訓是否成功的最有效的途徑是什么?”而針對這類問題,我總是回答:“你有多少時間呢?”
雖然我常常都笑著回答,但我的回答確實十分認真的。然后我會以更加嚴肅的語氣詢問對方一系列的問題來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你要評估什么?
你評估的目的是什么?
你怎樣定義成功的學習項目?
你要把評估結果分享給誰?
你目前是如何評估學習項目的效果?
問題清單不僅僅只有以上這些。但不幸的是,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并沒有直截了當的答案。當涉及到學習項目評估的時候,并沒有所謂的一刀切的通用有效評估方法。
在培訓專家決定學習項目要采用何種評估方法的時候,他們要考慮諸多的變化因素與阻礙因素,這其中包括了組織目標及文化、利益攸關方及聽眾的期待、需求分析、效能分析、資源、時間、預算、數據搜集方法及工具,甚至還有我們在培訓中傳授的不同類型的知識與技能。
許多組織沒有花費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培訓評估。在進行學習項目評估的時候,很多公司關注的是學員的反應與學習程度,并不是培訓對業務成果造成的影響。根據《評估學習:評估有用的學習指標》一書所說,只有“在對199名人才發展專家的調查中發現,只有35%的組織會在學習項目在某種程度上造成的業務成果?!笔聦嵣希遗龅竭^很多培訓專家對評估流程總是有所懼怕,原因不一而足。
我承認在我早期的職業生涯中,我也不怎么花時間去評估我的培訓項目。
當我們培訓部僅有5個人,而我們服務的對象卻是10多個部門、1000多名員工,我們的 時間和資源都太有限了。我們也發現我們培訓學員的許多技能,特別是軟技能都很難找到量化的評估指標。然而,一旦我們切實地進行了培訓評估之后,我們才開始看到這些項目對業務成果的影響以及對組織成長的貢獻。
從中我們可以得知哪些培訓有效哪些培訓無效。這可以讓我們有的放矢,集中資源,對沒什么效果的項目進行必要的改進。而由于評估,領導層能夠清晰地看到在培訓項目導致在生產力、績效、客戶滿意度、員工敬業度及人員流失率等量化指標上產生的變化,這會讓他們變得更有興趣投資其他的培訓項目。
最后,我們在培訓評估及評估方法上進行了更多的投資。評估有效地幫助我們證實了學習項目對整體組織及其員工產生的正面影響。我們的培訓項目評估得越多,我們評估得就越來越早。 我們越是提前制定好評估的計劃,我們最后執行評估的時候花得時間也就越少。培訓評估逐漸成為我們在培訓流程中最喜歡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自己勞動的果實。
我們的評估流程非常全面、流暢,與許多學習項目因素與業務需求整合為一體。當我們發現這能夠行得通的時候,我們就一直使用該模型,只根據我們想要培養的行為或想要改善的指標的不同,做出些微的調整。
下面列出了一些我們覺得很有幫助的幾項要點,可供你們在評估自身學習項目時參考。
1、制定評估計劃,進行需求分析
要做評估,我們不能把它當成馬后炮。有效的培訓評估必須要經過細致的計劃與目標制定。這就意味著我們要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從評估中你想學習和評估具體什么內容
你將會運用的數據搜集方法及工具
你從誰那里搜集信息
搜集數據及分析數據的時間安排
你向誰報告信息,報告方式是什么樣的。(了解你的利益攸關方!提前與他們面談,交付完整的評估計劃,確保你將給他們呈現的評估結果及評估的方式對他們是有價值的。)
該問題清單也不僅僅只有以上這些。此時,關鍵在于在開始設計及開發你的學習項目之前你就必須要先清楚地了解你要評估的內容、原因、方法、時間及人員,甚至是你的評估匯報對象。
需求分析的階段則是后續學習項目的基礎。特別是針對評估計劃來說,需求分析與績效分析都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地確定評估的諸多驅動因素數據,包括利益攸關方、目前績效水平、期望績效水平、差值、指標、基線等。
在你搜集數據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規劃評估的相關量化指標了。需求分析能夠給你提供基線數據對照,以此來跟進學員的學習進展、行為改變、業務成果提升等,這些數據變化可以證實培訓成功與否。
2、明確評估指標
在評估中你要明確的第一件事就是你要評估的指標是什么。
例如,你是否想要知道學員是否喜歡你的學習項目,他們是否成功將學到的新技能都遷移到了日常工作中,培訓是否提高了業務成果或者項目本身的投資回報率(ROI)有多大等。你應當把這些問題當作你需求分析的一部分,而且還要把需求分析放在設計階段之前,因為這些分析結果能夠幫助你構建整體的學習項目。學習項目的評估階段并不是發生在項目末期的;評估實際上是貫穿于學習項目的整個過程中的。
柯氏四級培訓評估與菲利普斯ROI方法論能夠幫助我們將學習項目分割為不同的層級,并確定相關的評估指標。而評估指標的層級越高,相關的信息也就越有價值,對組織整體來說也越重要。
通過預見及量化你對評估的期望值,你能夠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培訓項目是否達到了目標。如果實際數據與你預期的數據不同,那么這就是你學習的機會,你可以去查證中間有什么出了差錯,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并找出下次能夠改進的方法。
根據以上我們討論的方法進行需求分析能夠幫助你設計相關目標,而這些目標正好能夠幫助你設計項目的學習目的,這也是評估學習項目是否有效的一個關鍵因素。
3、學習目的
有效學習項目的學習目的常常都與部門及整個組織的目標緊密相關。在問:“我們希望這個學習項目有什么成果?”的時候,你不僅僅單指了這個項目的學習目的,同時也確定了預期項目效果。
預期效果舉例來說包括了客戶滿意度更高、銷售額上漲、生產力提升、加班減少、瑕疵品減少、員工敬業度增高及人員流動降低。不管你的預期效果是什么,學習目的一定要具體、量化、可達成、有關聯性、有時效性且與部門及組織目標緊密相關。
如果學習目的達成了,你就能夠知道你的培訓成功了。你也能看到你的培訓為你的組織達成其業務目標做出了相關的貢獻。
小提示:在設計學習項目之前你必須 確保你設置的這些學習目的得到了領導層的認可。在最開始就讓相關人員了解清楚情況能夠讓你在后續環節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
4、學習目的
一旦你弄清楚了具體的學習目的與項目預期成果,你的下一步就是設置具體的學習目標了。學習目標既要與學習目的一致,也要與組織目標緊密相關。
學習目標能夠為你提供一種測量培訓有效性的新方法。這種方法能夠更細致地檢測學員被要求掌握的知識、技能、行為及工作遷移應用等。
學習目標的ABCD模式能夠幫助我們梳理編寫有效的、可量化的學習目標。
受眾:培訓對象
行為:受眾會做些什么或說些什么;這包括了知識、技能或態度
周圍情況:用以完成預期行為的資源、工具或設備
程度:受眾做出相關行為的程度及頻率
如果能夠準確地制定學習目標,不管是在學員在項目剛剛結束時,還是他們回到工作崗位幾個月后,你都能夠按照這些目標的達成程度來衡量你的培訓是否成功。
可能有些人覺得奇怪,“我難道不應該在評估之前先確定學習目標與目的嗎?”這其實要視情況來定。比起線性流程,評估學習項目的有效性更像是舞蹈前進,但都同樣有著流程步驟。
正如《實用培訓評估》一書中所說,“評估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盡管這看起來只是一種分析,但確實,評估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要做 到有效評估,我們必須先制定有效的評估計劃、與利益攸關方進行良好合作、詢問正確的問題、確定真實需求與績效差距并就此與他人溝通、設計并開發相關的培訓 項目、基于評估制定后續的改善建議,這樣才能全面無漏洞地檢測學習項目的成功。
所以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能夠評估我的培訓是否成功的最有效的途徑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上述內容中。如果你的時間或資源有限,只能去評估少數幾個方面的話,那么評估學習項目對業務成果產生的影響將是最為重要的方面之一(主要取決于你的組織)。
不管你選擇如何評估你的學習項目,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隨著人才培養領域不斷地進化,評估將會成為所有學習及發展專家所面臨的必須任務。有效評估將是保證未來學習項目需求的關鍵。
來源:ATD 原標題: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Learning Progr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