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是當下城市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支點,然而快速增長的新興產業用地需求卻與城市緊張的建設用地指標和釋放緩慢傳統低效產業用地的之間形成了強烈的矛盾,亟需有符合新興產業發展規律、實操性強的配套產業用地政策,去激發增量土地的活力和挖掘存量土地的紅利。
一、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特點及相應用地政策需求
產業用地政策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工具,必須符合產業發展特征和規律。新產業、新業態具有產學研深度整合,功能要求復合,成長期企業隊伍龐大等特征,對產業用地政策在用地需求多元化、類型混合化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主要現行舉措
為了順應雙創風潮和提振實體經濟,扶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中央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的意見》,各發達地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也紛紛在新產業用地政策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主要舉措如下。
(一)新增用地:
(二)現狀土地利用:北京、上海、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新增土地供應幾乎為零,只能轉向和產業用地的二次利用要空間。
(三)用地供應管理:
三、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然而在產業用地政策的實踐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如工業用地的更新,存在著向工業研發用地、商務辦公用地、總部研發類用地更新的多種可能性。過去以對工業用地改成M0或者M4的比例并未進行控制,導致二次更新后出現大量的辦公類物業空置。同時,部分城區地塊的土地權屬復雜,更新成本較高等因素,導致城鎮工業地塊整合困難,新產業用地釋放緩慢。此外,雖然國家在《關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的意見》中允許將新產業用地上生產服務、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建筑面積占項目總建筑面積比例,即配套比例從7%提高到了15%,但是在實踐中,許多新建產業項目的配套比例仍然較少,影響了功能復合性。
未來要在市區層面對此類更新比例進行適當控制,而對工業用地進行產業轉型的“工改工”比例進行提高,避免產業空心化。在用地監管上,建立工業用地儲備庫,中心城區土地利用保留少量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規劃空間,將區塊土地規劃與整體城市規劃結合,一方面有效控制整體用地規模,另一方面也為產業增量預留空間。對于新型產業用地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對于功能復合型產業地產項目,如生產、研發、設計、經營多功能多層工業廠房給予補貼,對于不符合產出效益和功能復合標準的項目實行有序清退。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