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學,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學秘書,教授。
完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陳宇學認為是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制定“十二五”規劃建議中自主創新能力里的一個亮點。同時,“十二五”規劃建議對科技創新能力還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叫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已經提了很多年,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也提了很多年,為什么依然是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陳宇學在發言中從完善體制機制角度對如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分析。
陳宇學認為主要有五大體制機制需要完善。第一是科技投入與管理,第二是人才培養、使用與管理,第三是科技成果的評價管理,第四是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第五是金融中介服務。陳宇學主要從科技投入與管理和人才兩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于科技投入與管理,從投入角度來講,這么多年國家一直增加研發投入,2009年我國研發投入總量居世界第四位,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是1.54%,雖然不及美國的3%,但作為發展階段來講確實不錯。但是我們存在兩個突出的體制問題,一個體制問題是分散重復,另一個是結構失衡。
陳宇學舉例說,科學研究有三類,最基本的是基礎研究,然后是應用研究,試驗開發,這三類按照創新性國家一些例子來看,比如美國,基礎研究占整個科學研究比重的18%,日本達到13%,瑞士甚至達到了30%,而我國一直徘徊在6%。基礎研究是創新之源,如果我們過去在“十一五”或者更早時期還可以通過進行應用研究的投入,試驗開發,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來支撐經濟發展的話,那么在未來“十二五”到2020年要這樣走可能行不通,因為科技與經濟的融合,創新鏈與產業鏈的互動必須深入到基礎研究的層次和水平上才能實現真正的緊密結合。陳宇學不認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上我國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小。她認為第一技術是有儲蓄的,是有積累的,這種積累是一個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單靠單一技術突破不可能走的太遠。第二,基礎研究是孕育原始性的創新領域,需要基礎條件,需要長期的研究積累。
關于人才,陳宇學通過調研發現,創新本身不是問題,創新的問題是人才,實際上就是人才的培養和管理的機制體制。
陳宇學指出,雖然我們現在的人才很多,據統計我國科技人才總量居世界第一,研發人員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們缺的是企業家和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是我們缺的一類人才,過去我們一談到科技創新人才就想到科學家、科技人才,但是按照創新之父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他更多強調的是企業家的精神,創新精神。這個創新是要把科技成果產業化,這就需要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把它推向產業化,這才是真正的創新。而現在由于機制體制的問題,部分國有企業的創新,企業家的創新精神還是不夠的。另外由于環境體制機制的問題,我們的中小企業,有些企業家不敢創新,這時候就需要完善體制機制來促進企業家創新精神的發揮。
第二類人才是科技領軍人才,叫帥才,現在的創新已經不是一個發明獨自來做,現在都是集成的,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結合。比如說這次美國人很佩服我們高鐵的發展,我們高鐵的自主創新,它的集中的做法就是能夠把科技資源進行集成,而這就需要我們有帥才,既懂技術,又能把院士們,企業家們,科研人員們攏在一起,實現產業化,這是對帥才的要求,我們單個的人才不缺,關鍵缺的是領軍人才,關鍵是帥才。“十二五”規劃建議里也提到三個建議,一是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二是改進人才的管理方式。三是明顯提高人力資本的投資比重。實際上就是想通過我們人才的管理體制來推進科技創新。
來源:人民網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