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熙明,中共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教授。長期從事哲學和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思想的本性》、《在歷史中》、《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使命》和《中共中央黨校學員關心的文化問題》等。
“1840年以來,中國人始終在努力重建被西方文明沖毀的精神世界,但卻始終沒有找到我們精神秩序的源泉。”周熙明認為,“談核心價值觀的問題,本質上就是談我們民族靈魂的修復與喚醒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將核心價值觀比喻為“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對此,周熙明解釋道,價值觀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公共品,13.5億中國人都對其認可,并使用它、享用它。“它固本強基,為改革的‘頂層設計’提供價值理性,為現代國家的構建創造精神源泉,為實現偉大的文明轉型和民族復興提供重要前提。”
“背對現代的傳統只能是死去的文物,離了傳統的現代只能是無根的浮萍。”周熙明認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他建議政府破除“戰場思維”、“工程思維”,以人心為弘揚價值觀載體,內化于心,讓價值觀不僅僅停留在二維空間理論層面;創新價值觀宣傳方式,與群眾文化活動互相融合,為城市建設發展“凝魂聚氣”。
事實上,這已不是周熙明教授第一次來到思明區,此前,周熙明教授就已親歷過思明區在龍山文創園舉行的“價值觀論壇”,當天,他再次對思明區這一做法給予高度評價,“思明區搭建平臺,引導群眾講述身邊平常事來弘揚價值觀理念和精神,非常好!這樣的方式比政府通過理論標識宣講有效得多。”
提到最近思明區委宣傳部、思明區委文明辦聯合面向全社會征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群眾性文藝作品的活動,周熙明高興地說:“這是踐行核心價值觀接地氣的又一個好舉措!”
周熙明認為,文化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個體的生活態度。一方面,每一位老百姓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資源條件和偏好,“繪制”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藍圖,這樣一來,思明區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文藝來源于社會,并反作用于社會,群眾在創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品時,可以更好地凝聚起價值觀“精神太陽”,使文明社會可持續健康、均衡地發育成長。
來源:東南網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