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維彬,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國際經濟與國際金融室主任。
目前,中國的主要出口對象是歐盟、美國和日本,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要么已經占據國際貨幣的主導地位,要么在貨幣國際化進程中正奮力前行。人民幣在貿易項下與這些國家展開直接競爭毫無勝算。因此,中國在貿易項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對象應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從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特點看,貿易項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應關注三項措施:
一要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與發達國家相比,由于國內貨幣無法在國際經濟交往中使用,發展中國家因匯率波動而遭受的沖擊往往要嚴重得多。由于遭受的匯率波動沖擊強度大相徑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采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在發達國家,微觀經濟主體通常應用市場化的套期保值交易來化解匯率風險;在發展中國家,微觀經濟主體通常依賴政府的匯率穩定制度來提供風險保護。保持人民幣匯率兌美元匯率的相對穩定,能很大程度使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避免匯率風險,這有助于發展中國家接受人民幣。
二要調整政策,擴大金融機構開展對外人民幣貿易融資。目前,中國資本項目管理對對外借貸款(包括對外擔保)有嚴格限制。境內金融機構只有經批準后,才可以遵照外匯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規定對外放款,境內非金融企業不可以對外放款。為促進貿易項下的人民幣國際化,中國應逐步放開金融機構開展對外人民幣貿易融資的限制。鑒于中國對外人民幣貿易融資對象將大多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體,中國必須要通過政府建立相應風險防范機制以保證這類金融活動的持續展開。
三要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官方對官方的人民幣對外貿易融資。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中國貨幣當局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多個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目前總額為人民幣6500億元。其運作機制是,央行通過互換將得到的對方貨幣注入本國金融體系,使得本國商業機構可以借到對方貨幣,用于支付從對方進口商品,這樣,在雙邊貿易中出口企業可收到本幣計值的貨款,可以有效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費用。這類協議之所以能夠順利簽定,關鍵在于人民幣具有其他發展中國家貨幣所不具備的獨特吸引力。在全球經濟失衡背景下,中國累積了大量外匯儲備。在大量外匯儲備的支持下,人民幣兌換為主導國際貨幣的能力具有了潛在保證,這使其對發展中國家具有特別的吸引力。中國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官方對官方的對外人民幣貿易融資。
來源:中國周刊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