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
(一)金融生態環境優化問題
金融生態環境,是指出金融運行的外部環境和基礎條件,而不是金融機構本身內部的運作條件。金融生態環境的構成要素分成三個方面:一是法律制度環境,這是金融生態環境的主要構成要素;二是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中介服務體系的完善程度;三是企業市場化改革的程度,也就是企業自身提出的改革思路和改革程度,決定了整個金融生態環境的變化。
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生態評價的結果,選取了2010年的評價,這個評價選取了四大一類指標:政府治理、經濟基礎、金融發展、制度與誠信文化建設。在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結果中,青島排在30個金融中心的第10位,因為它的這個評價是600個城市全部評的,在總的評價中排在17位。濟南排在第16位。總體來講,在中國的城市體系中,山東這兩個城市排名靠前,但是在金融中心30個城市中,濟南排在16位也是中游水平。
濟南與青島金融生態環境比較:我們主要選取了一類指標進行比較。關于基礎設施,濟南列第10位,金融發展度1位,制度與誠信文化第19位,政府治理13位。一共30個城市,18、19位基本上處于下游水平。青島要靠前,但是青島有一個指標就是金融發展度排在42位,那更是下游水平。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青島從金融業的發展速度盡管比較快,在整個經濟總量中占的比重不大,二產占的大,決定了它的金融發展度還是排名靠后的。
(二)金融資源整合問題
什么叫金融資源?這里頭不展開來說,大家都清楚。我個人認為,現代經濟本質上是一種金融經濟,剛才胡汝銀教授也都講過,它的運行包括價值流導向實物流,貨幣資金運動導向物質資源運動。
從理論上講,區域金融資源包括貨幣資源、資本資源、金融制度資源和金融產品資源,甚至有的講叫金融創新資源,還包括金融人才資源和金融信息資源。從金融發展的角度,這些資源是金融業發展必需的,而且某種程度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些資源不能夠很好地整合,你在某一方面可能很大,但是它整合的效應不大,整個就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也就是說你的發展度、聚集能力、輻射度可能就不夠。
我們國家金融中心城市的很重要問題是整合不夠,有些城市的金融資源并不見得少,但是他現在釋放的能量、產生的聚集效應不大,原因我認為就是金融資源的整合不夠,這是金融資源包含的幾方面內容。
(三)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問題
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應該是金融發展的根基,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最初起源于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金融業誕生,它誕生的目的就是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撐。從本質上說,金融業的發展依托實體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你才產生和出現的。反過來,金融業的發展還會反作用于實體經濟。金融業超前發展,又反過來會調動實體經濟的發展,支撐實體經濟更快地發展,這是一個相互關系。
(四)金融功能區建設問題
前面講到什么是金融功能區、金融功能區是什么特點等相關問題,我們國家這些金融城市金融功能區的的建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一是金融功能區制定的規劃不夠科學,或者有的金融功能區沒有這種規劃,甚至有的規劃又不細,不具有操作性等等這樣一些問題,有的產業不清晰,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前面專家也都說到,作為金融業,他應該代表第三產業的高端產業,也就是說他是第三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以銀行保險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當之無愧地就是第三產業的核心,它是高端。作為金融功能區,應該吸納這些機構和產業入駐。與此相適應的還要吸納那些為這些產業提供支撐和服務的中介機構入駐等等,這是金融功能區發展的主導方向。但是我們在調研、實地考察的時候發現,恰恰與這個情況相反。劃定一片園區吸引來的產業和機構并非都是金融機構,有的甚至是一些二產,這樣作為金融功能區的規劃、定位和施政,可能就不符合實際了。為什么這樣講?我給大家舉個案例。這個案例是關于北京金融街的。大家看這里面的一個數據,北京金融街的面積1.02平方公里,在1.0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集中了中國68%或者70%的金融資產。金融街有一個工商稅務所,這個稅務所2012年也就是前年實現了2480億的稅收。可想而知,它創造的這種價值,帶來的這種貢獻度,是一般的產業園區所不能比擬的。你是高端產業,要形成聚集度,金融的貢獻度、稅收的貢獻度一定要高,這樣才能代表高端產業,才能代表城市功能區發展的龍頭地位。否則,作為一個金融功能區和一般的產業一樣,那就沒有意義了。
二是金融功能區的開發建設布局不合理。我講的這個布局是有些產業特別是一些低端產業也都進來了,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形成產業的重構。比如說2005年我們給金融街做一個研究報告,金融街1.02平方公里已建完了,怎么辦?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金融街2005年雖然金融產業是它的主導,但是有些制造業、流通業甚至有一些二產也都在里面,后來我們提出一個建議叫騰籠換鳥,進行資源整合。后來他們按照這種思路,開始進行調整,現在看來效果和作用非常明顯。
三是配套設施和基礎設施不盡完善。現在30個金融中心城市,我幾乎全部走過,包括濟南的金融功能區我也來過,不是這幾年來的,來的比較早,當時是2002年。濟南在發展金融中心這個問題上,在國內是超前的,我記得2002年山東省就有一個文件,是關于濟南建設金融中心問題的。后來我又查閱了一些資料,濟南在建設金融中心的問題上,它的制度、規劃、相關的文件還是比較齊全的,措施還是比較得力的,政府推動的力量還是絕對夠的。
基礎設施不盡完善,這是一個通病。就拿北京的金融街來說,住宅、商業配套、寫字樓等等是有一個國際慣例的,當年的金融街75%是給金融機構提供商住辦公用的,這個數經過整理以后的。實際上當時我們調研的80%左右都是蓋的新樓,除了寫字樓商業配套、基礎設施、綠化,幾乎很少。現在金融接稍微好一點,有幾個像樣的星級酒店了,當時一個酒店也沒有。進到金融街停車,找不到停車位,機構找不到門臉等等,問題比較多。現在經過10年的建設、改造和調整,資源整合以后比原來強多了。但是與發達的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街比較還有很大的差距。
四是服務水平需要提升。金融中心應該有自己的服務能力。再拿北京的金融街做個分析,北京金融街不是開發區管委會的概念,它是由金融街控股,是一家上市公司,由它實施開發、建設和管理。這里頭存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北京市2005年出臺了鼓勵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個若干意見就有很多具體的細則,比如說對入駐的金融機構總部要給予獎勵,這個獎勵由誰來實施?金融街控股實施。開始做的很好,后來進駐的機構多了,獎勵的兌現就不能馬上到位。因為金融街控股是一家企業,他肯定考慮到企業運營和發展,考慮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完全拿出來這么一大筆資金兌現這個獎勵,他自己也吃不消。但是政府讓他這樣兌現,因為他承擔了這樣一個功能,他也沒什么怨言,就是兌現的速度非常慢。類似這樣的服務,都屬于金融功能區的管理問題,應該加強。
來源:鳳凰網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