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电影天堂_jjzz网站_欧美特黄片,_啪啪国产视频_搞黄网站

值班電話:010—5335 4778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專家觀點首頁 > 專家團隊 > 專家觀點

何海峰:做好銀行服務就要端正態度并創新手段

作者:何海峰

何海峰,中國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郭主席在"兩會"閉幕后再度亮相,只是場合換成了"《2016年度中國銀行業服務改進情況報告》暨文明規范服務千佳示范單位發布會"--中國銀行業協會連續第10年的主題活動。小伙伴們,對于郭主席的主題演講--"持續改進銀行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金融新動能",你怎么看?這里暫且分享三個觀感。

其一,是銀行改變銀行,還是"我們"改變銀行?

"現代服務業"是一個高頻詞匯,但是一直缺乏嚴格統一的學術界定。從實踐上,國外叫做"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涵蓋了通信和信息、金融、電子商務、教育和醫療保健等五大主要服務業態;國內調查統計實踐上把它確定為信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房地產、商務服務、科研技術服務等10個行業門類。銀行業當然是現代服務業,但是它的"服務性"和"現代性"如何理解?

還是讓我們回到銀行業的本源吧。不管是中國最早的錢鋪、銀號,還是中世紀歐洲的錢窗(即兌換人,例如"威尼斯銀行"),金銀的保管兌換與匯兌都是為了服務當時的商品流通--包括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而后,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產業形態的更替--特別是實體經濟的各種金融服務需求,銀行業不斷壯大和分化衍生--乃至形成了幾乎整個現代金融業。由此可見,銀行業天然就是服務業--當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也與銀行業和金融業的發展"跑偏"直接相關。

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之下,中國中小企業哀鴻遍野,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空前嚴峻。2008年年底,馬云童鞋終于發出了那句著名的吶喊--"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小伙伴們,問題來了,到底是經濟、科技和監管政策等外部沖擊改變了銀行,還是銀行由內而外在自我改變?其實,從銀行業漫長發展歷史可以看到,銀行業"現代化"一直在路上,各個時代的先進科技幾乎都為銀行業所最先采用--電話電傳、打印、計算機、信息、互聯網等,當下的"大云平移"以及區塊鏈也已經展現銀行業的廣闊應用前景。作為外部壓力的"我們"無疑將會給銀行業的運行和發展帶來刺激和沖擊,但歸根到底銀行業的升級改良乃至脫胎換骨還是要靠內在驅動力。小伙伴們,一個更深層次也是更關鍵的問題是,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銀行業,如何體現其"現代性"和"服務性"?從歷史和當下看,科技+普惠才是銀行業長期發展并持續更新的立身根本。

其二,為了誰和服務誰?

小伙伴們,前不久,英國《銀行家》雜志評選的"2017全球銀行品牌500強",一共有12家中國銀行進入前50名。隨后,根據3月6日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報道,中國銀行業總資產在2016年底達到了33萬億美元(約合227萬億元人民幣),首次超越歐元區,成為全球第一。從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來看,2016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速貢獻了1.2個百分點--約占33%,美國和歐洲分別是0.3和0.2個百分點。結合美國以16萬億美元的銀行業總資產規模排名全球第三,我們是否可以說以中國銀行業為主體的中國金融已經成為世界最強?恐怕各國的小伙伴們都不會答應。所以,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按資產排列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銀行體系,表明中國對世界金融影響力的增加。中國銀行業代表了中國影響和中國金融,盡管還不夠強,但是它與中國復興的目標和戰略密不可分--套用句流行語:中國銀行業姓中!

那中國銀行業姓中又如何體現?首先體現在為了國家戰略上。中國民族的偉大復習,既走過了百年的近現代苦難,也正面臨著兩個百年目標的中國夢。說具體一點,就是先實現個小目標--全面小康;怎么實現?當下的三大戰略--"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都是中國銀行業的戰略服務目標。同時,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之一,中國銀行業本身也承擔著既要做大更要做強的戰略目標。改革開發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中國銀行業迅速發展,與國際銀行業先進水平的差距全面縮小,特別是在規模體量上已經確立了重要位置。當前,中國銀行業在經營發展上進入了新常態下的低谷期,但這也正是苦練內功、創新發展、全面做強做優的戰略機遇期。

中國銀行業姓中還體現在服務實體經濟和服務百姓大眾上。國際金融危機的一個前車之鑒就是,金融不能自彈自唱和自娛自樂。從根本上講,中國經濟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是為了引領新常態,靠什么?還是要靠實體經濟的結構調整和創新轉型。中國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當前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加大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持力度--簡單地說,就是"三去一降一補"。中國銀行業怎么服務支持?要靠改革和創新,實際上組建債委會、開展"投貸聯動"等都是中國銀行業一段時間來的積極探索。而普惠金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金融精準扶貧等工作的大力推進,都是中國銀行業服務客戶--所有市場主體和城鄉居民的目標體現。

一句話,正如郭主席在演講開始不久所強調的那樣--銀行業屬于現代服務行業,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客戶是銀行的天職。

其三,怎么做好服務?

不管是資產規模,還是融資總量,中國銀行業都是中國金融業的"老大哥",其行業地位和標桿意義會對中國金融"現代服務業"的整體形象樹立最重要的示范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怎么做好服務?其實真的很簡單,一看態度,二靠手段。

首先,"銀行業是一個服務行業,要有"端盤子"的服務精神"。要端好盤子,就得放下身段,不能高高在上,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這時候,中國銀行業不能以"老大"自居,既不能對社會、居民、企業和機構擺架子,也不能對金融業國內國際的同業論塊頭;既要有"老大哥"的責任感,還要有服務業的謙卑感。

在端正態度的基礎之上,學習新技術、創造新方式才是不斷改進中國銀行業服務的長效機制。姑且不去求證"銀行是21世紀的恐龍"是不是一個編造的說法,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確對傳統銀行業和金融業帶來了不小沖擊。但是,銀行業是否會消失?--或者被消滅?應該不會成為一個命題。中國銀行業"利用金融科技,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服務方式和流程"正在緊緊趕上。

最后,作為一個行業整體,中國銀行業自身的自律協調也很重要--所以,需要中國銀行業協會更好地發揮"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作用。

小伙伴們,郭主席演講提到了一本書《銀行3.0》--未來的銀行將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Banking is no longer a place you go,but something you do)。提醒小伙伴們要注意的是,這本書里還有一句話--關鍵是銀行服務,不是銀行(Always Banking,never at a bank)。中國和世界的銀行3.0時代已經來臨,而服務提升永無止境。

來源:中國財經網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