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興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市場經濟理論與政策、市場體系與市場規則的建立與完善、流通體制、價格等方面的理論、政策和體制改革、社會信用體系與制度、現代服務業發展與改革、消費結構與消費政策等方面的研究。社會兼職:兼任中國商務部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中國消費者協會理事、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
近日,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對現行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構作出了調整和改革。
從《通知》內容可以看出,此次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是堅持市場導向,按照“穩定水平、簡化結構、增強彈性、優化服務”的原則,以保持資費總水平基本穩定為前提,調整簡化普通包裹資費體系結構,增強資費彈性,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這就體現了既積極、又穩妥的原則。所謂積極,是堅持依據市場條件變化實行改革和調整,堅持市場導向,堅持在普通包裹寄遞領域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作用,堅持通過改革優化普通包裹寄遞的服務供給。所謂穩妥,就是保持資費總水平的基本穩定,是以調整資費結構、改革定價機制、增加資費彈性、提升服務水平為目標,而不是以提高資費、追求利潤最大化為調整目的。
此次資費結構調整和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簡化了計費區和資費檔,使資費體系更加簡潔透明。將原來全國216個計費區、86檔資費,簡化調整為31個計費區和6個資費檔,使資費體系更加簡潔透明,便于用戶了解和使用,也更加符合普通包裹寄遞的生產作業實際。
第二,調整和改善了計費方式。改為區分首重、續重計費(社會寄遞企業已普遍采用),不再另收掛號費。調整后,郵政企業普通包裹計費方式更加簡單透明,且與社會寄遞企業計費方式保持銜接,使郵政普通包裹資費相對低廉的優勢也更為直觀明顯,為用戶了解、對比、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服務主體提供便利,有利于促進市場競爭,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第三,改革了資費定價機制。將郵政普通包裹資費由政府定價改為實行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允許郵政企業在不超過國家規定資費標準的范圍內,自主確定具體資費水平,增加了資費的彈性,給郵政企業釋放出一定的資費調整空間,為企業順應市場變化,積極主動參與競爭創造了有利的價格政策環境。
第四,在資費總水平保持穩定的前提下,重點完善了資費體系結構。不同線路的包裹實際郵資有升有降。西部地區調整后的郵政普通包裹資費以降為主,直接減輕了當地用戶負擔。東中部地區城市調整后改按省會城市間距離計費,部分城市間郵資有所上漲。
此次資費體系結構調整,對郵政服務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郵政企業已經成為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但與社會寄遞企業相比,還承擔著落實普遍服務的義務,要保障群眾基本用郵需求不受影響,調整后資費總水平要保持基本穩定,不增加社會總體負擔。為此,《通知》中明確要求郵政企業切實履行普遍服務義務,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要嚴格執行《郵政普遍服務》標準,合理設置營業網點,落實寄遞時限要求,特別是要推行包裹實物投遞。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資費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也就是說“提質不提價”,直接改善消費者用郵體驗,充分體現了郵政普遍服務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市場競爭中,郵政企業必須憑借自身承擔的普遍服務義務,通過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