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國情與增長、制度變遷、鄉村治理與鄉村建設,農村財政金融稅費體制改革,以及發展中國家比較發展研究。
農業安全首先應該是環境安全,以環境安全來統領數量安全和質量安全,單純追求數量安全是不夠的。
我們最近和一批重量級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方面學者在一起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應該提出大農業的安全。農業安全首先應該是環境安全,以環境安全來統領數量安全和質量安全,單純追求數量安全是不夠的。
我們只有世界7%的耕地,但是在這些田地里,我們用掉了世界百分之十五以上的水和更多的化肥,如果再以這種粗放的方式進行下去,我們的農業就不是可持續的了。我們國家人口多耕地少,情況更像日本而非美國,那種大農場類型國家的規模化、現代化、產業化之路不適合我們。在有限的耕地上進行大農場農業生產,以化學化的方式搞農業生產,已經使得很多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降低了——這就是所謂現代農業所造成的外部性(額外成本),而這個成本將使得整個國家的生態環境不可持續。通過這種方式,越是收益增加,外部性就越來越大。在我國農業產業化方面走在前面的山東某縣,現在都要跑到黑龍江去買腐殖土,因為這個縣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幾乎降為零了。
此外,中國對世界減貧貢獻高達67%的偉大成就,并不來自于規?;默F代農業,也不是市場化的私有農業的結果,這個成就是1978年農村改革后,2億農戶8億農民分散經營,以家庭承包經營為特色的小農經濟創造出的奇跡。
再者,日本早就完成工業化了,現在他的城市化率達到95%以上,但日本的農業是小農;韓國走的也是工業化,但是他的農業也是小農。我國臺灣地區的情況也類似。中國大陸擁有小農村社制經濟的基礎,我們人多地少,有360萬個自然村,2億多小農戶,非平原農業地區、山區和林區占國土面積80%以上,我們的新農村建設需要貫徹生態化的理念,可以將農業和三產結合起來,注重農業的多功能性。
為什么強調農業要多功能性?國務院已經公布,農業是面源污染最大的行業,遠大于工業污染,遠大于城市生活污染。中央在2007年一號文件里強調過,農業有休閑、旅游、體驗和教育功能,而這些多功能性中通常被忽視了,今后我們完全可以做起來。用這個思路看,為什么過去山里的農民致富要比城里快?是因為過去的山、水、林子、生物多樣性都不作為生產要素,一旦搞了休閑農業,城里人來消費你們的土地和有機農產品,來消費青山綠水,甚至空氣。城里人認為,喝山里的水“洗胃”,呼吸山里的空氣“洗肺”,在山林里這陶冶情操擺脫煩惱叫“洗腦”。所有這些過去不列為農業生產要素、不為農民創造價值的這些資源,現在都成了無形中被計入的要素。與此同時,農業的化學化這個重大的外部性在三產過程中弱化了。
除此之外,農民通過什么方式增收呢?有!日本和韓國的模式證明,農民收入普遍都高于城市人均收入。為什么?因為各地政府幫助農民形成綜合性的合作性組織,把所有的惠農政策給綜合型農民合作社,特別是農協,它們能進入包括金融、房地產、餐飲、超市、批發、旅游、飯店業等二、三產業,而產生的收益又全部返還農民,這才使農民的收入能夠高于城市的平均收入。
來源:和訊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