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博鰲亞洲論壇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復關及入世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 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
以特朗普為代表的美國新一屆政府,覺得過去長期搞自由貿易吃虧了,自由貿易對那些競爭力很強的國家來講,確實比那些競爭力比較差的國家得益更多,所以美國長期在全球競爭能力最強,它一直是全球貿易的最大受益者。
這些年來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以后,美國的全球競爭能力應該說下降了很多,美國在整個制造業方面,在實體經濟方面,過去幾十年當中大幅度后退,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在大的政策上進行了調整,反映了美國這些年大搞虛擬經濟,實體經濟大幅度衰退,后貿易經濟大幅度衰退的現實。所以美國是屁股指揮腦袋,情況發生了變化,對自由貿易的看法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中美貿易摩擦今后應該是常態化的,因為中美是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也是最大的兩個貿易大國,生意做的越多摩擦越多。所以我覺得,摩擦也并不是一件不可預料的事情,或者應該說摩擦是一個正常的事情,所以不要對任何貿易摩擦大驚小怪,而且應當成是一件在做生意當中、在發展國際貿易當中可以隨時發生的事情。
如果有這樣一種心態,我們就不會為一件貿易摩擦、一件反傾銷的案子而對整個國際貿易的現實發生一些錯誤的判斷,才能建立一種定力、一種自信、一種按規則來處理問題的能力。
中國企業在中國成為全球貿易大國的這樣一個歷史進程當中應該變得更加成熟,變的更加理性。這樣的話才不至于在今后的貿易摩擦包括中美這次大的貿易摩擦當中驚慌失措甚至走極端,認為中美兩國之間可能要在其他方面發生全面的沖突。
貿易就是貿易,貿易不要把它隨意地政治化、隨意地提高到政治的角度,“不要隨意上綱上線”,有時候上線是必要的,但是隨意上綱上線是不對的。
所以我一再強調,不要因為這次中美貿易摩擦,就對整個中美全面的關系產生戰略上的誤判,認為中美可能從此走上全面的對抗。
當今世界我們還是要和美國搞好關系,貿易摩擦是中美關系中的一點曲折,美國目前實行特朗普那一套美國優先的戰略,出現了比較極端的沖突,但是即便是這樣我覺得也不應該動搖對中美關系的判斷。
至少從目前來看,以WTO為代表的全球貿易體系還不至于垮臺,雖然它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但是大多數國家特別是新興國家更愿意看到有一套以規則為基礎的體系繼續存在,美國一家不能說了算,而且也看到美國那些鐵桿的盟友甚至包括日本、包括歐盟對美國的這一套單邊主義還是非常反感的。
所以,我們的企業今后相當一段時間還是要講規則守信用的,特別是對國際上的規則應該不要打馬虎眼,不要存僥幸的心態,現在個別企業受到那么大的損失,發生那么大的事,大家要引以為戒。
此外大家不要因為出現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覺得以后做生意難了,投資難了就放棄了國際上的交往,我們還是要相信經濟全球化的大的趨勢沒有變,經濟全球化推動的貿易自由化、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的趨勢也不會變.
所以我們還是要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以一種全球化的視野來繼續加快我們的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進程,既要守規則,同時還要繼續開放。
來源:中國經營網
睿信方略研究院(英文名稱為Acme Research Institute)是一家獨立的政策研究與咨詢機構。致力于為中國各級政府和國內外企業提供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實操性的研究咨詢服務。
主要研究領域有:國家宏觀戰略、區域經濟、城市化、產業發展和政策、企業戰略與投資決策。
研究院不斷探索完善有利于社會智庫發展的機制和運行模式,將研究與咨詢有機結合,成為國內智庫中具有市場化特色和活力的新型智庫。
睿信方略研究院培訓中心主要職能:承接政府和企業委托,舉辦多種形式的研討會、專題講座、培訓班、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出席授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