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越來越強調公益和慈善事業、社會組織的建設,這是非常大的歷史進步;養老產業將是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需要咨詢、培訓、服務,當前中國這些領域幾乎都是空白,巨大的市場充滿機遇與挑戰,需要我們準備好;從法律、行政規范上建立了一套兒童保護體系制度,這是近兩年國務院的一項重大工作成績;國內社工專業研究生大多還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能用于實踐工作的并不多,這需要學術界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改革完善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依法推進公益和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近日,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從公益和慈善事業、養老、兒童福利、社工等方面對政府工作報告作出解讀。
應與時俱進推進社會組織發展
王振耀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跟往年不一樣,改革是當務之急。政府工作報告越來越強調公益和慈善事業、社會組織的建設,這是非常大的歷史進步。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以下簡稱慈善法)實施已有半年,社會各界雖然有一定的經驗和體會,但仍然不是很熟悉,有些人認為慈善法可有可無,有些社會組織不知該如何操作”。
“這樣一來,推進社會組織建設跟慈善法頒布前貌似采取一個規格、一個方式,就有些不妥。應依據新形勢來推進社會組織建設發展,要將慈善法規范的社會組織分類專業化推進,慈善法關注具有慈善性質的組織,而這些組織應該跟其他社會組織有著不同的法律要求,應該依法對這類組織加強管理。”
王振耀覺得,“并不是所有的社會組織都是受慈善法規范的,在社會參與和社會治理領域,社會組織和慈善組織不等同,也不重合。認為一部慈善法就規范了所有的社會組織,或者說所有社會組織都得按照慈善法來,或者慈善法管理的社會組織跟其他社會組織同等處理,這是不對的”。
“慈善法實施已半年,我們已經有一定的體會,現在重要的是應該將慈善組織的行為和慈善組織整個架構拓展出來,這樣有助于更好地貫徹國務院各項要求”。
除了去年頒布實施慈善法之后,中央還提出過很多關于公益慈善事業的改革舉措。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的中國特色社會組織管理體制。2017年2月24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公布,這些規章和法律為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描繪了美好前景。
養老市場充滿機遇與挑戰
根據數據統計,當前中國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首超50%,這標志著中國已經進入“善經濟”時代,這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機會,也是當前產業轉型的機會。
“從整體上說,主要特征為發展以養老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社會服務業,現在是社會和產業接軌。此前,要么是按事業來辦產業,要么是按企業來辦產業,現在有了社會企業的概念,這其中養老卻最典型。”王振耀說。
政府工作報告點了很多戰略布局,但從社會理解到拓展都需要加大步伐,目前各國在事業、產業和市場經濟的結合點上都推出很多好經驗,但也有很多不足。
“比如,日本、德國、美國的養老各不一樣,這些產業中融入了很多人文價值、社會價值的東西,如何來結合?中央的部署很明確,從‘部署——社會共識——形成技能——產業鏈條’,養老產業將是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需要咨詢、培訓、服務,當前中國這些領域幾乎都是空白,巨大的市場充滿機遇與挑戰,需要我們準備好。”王振耀說。
兒童保護體系逐步建立
對比發現,2015、2016、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連續三年提出了兒童權益保護。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為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提供關愛服務,建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制度”。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切實保障婦女、兒童、殘疾人權益,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的關愛服務”。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切實保障婦女、兒童、老人合法權益”。
王振耀認為,“這恰恰是近兩年國務院的一項重大工作成績,從法律、行政規范上建立了一套兒童保護體系制度”。
早在7年前,王振耀所在的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就開始探索兒童福利服務體系建設。
2010年5月,中國公益研究院與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在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云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5個省(自治區)開展中國兒童福利示范區項目,以探索出一套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
該項目的核心策略為通過聘用村兒童福利主任、建立村兒童之家,每省配備一名大學教授作為業務指導專家,形成集信息監測、幫扶、資源共享及部門聯運的工作機制,從而建立起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實現普惠型的兒童福利。
五年后,2015年10月16日,民政部召開“百縣千村”兒童福利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會議,著力解決基層“最后一公里”福利服務遞送問題;2016年6月,國務院出臺文件,將在全國的村(居)民委員會設立兒童福利主任,解決困境兒童保護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王振耀覺得,“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聚焦兒童權益保護,這表明中國的兒童保護政策已在多地部署推進實施。目前,貴州省畢節市全市普及,很多地方也在每個縣普及。安徽省已經全省普及,兒童保護已在建立一套網絡體系,‘行政+社會工作(專業化)’的網絡體系,建立一個3億兒童網絡,這是一個世界級工程,成效需要觀察”。
社會工作在變革中行進
對比2015、2016、2017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社會工作的描述不斷在演變。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社會工作描述為,“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社會工作描述為,“支持專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發展”。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社會工作描述為,“促進專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發展”。
三年中,政府工作報告的描述,分別用了“發展”“支持”“促進”,連續第三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意義重大。
我國部分高校設立了社工專業,然而并沒有設計出與政府合作的轉型機制。“當前,社會上有很多從事社會調解工作的人士,這些人不見得都是社會工作者,但解決社會問題效果不錯。”王振耀表示,“國內社工專業研究生大多還是學書本上的知識,能用于實踐工作的不多,這需要學術界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文章來源:搜狐公眾平臺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