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电影天堂_jjzz网站_欧美特黄片,_啪啪国产视频_搞黄网站

值班電話:010—5335 4778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專家觀點首頁 > 專家團隊 > 專家觀點

陳東琪:完善體制機制 振興實體經濟

作者:陳東琪

振興實體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為振興實體經濟創造有利條件。振興實體經濟,關鍵是要通過創新提高實體經濟質量效益,增強競爭力。這就需要引導實體經濟企業增強“質量第一”意識,努力形成新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強化“創新驅動發展”觀念,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動權,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同時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為此,需要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利契機,加快完善有利于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

應當看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包括產業、產品供給的結構性改革和創新,又包括體制機制供給的結構性改革和創新,而后者更具有根本性、長遠性、全局性。今后一個時期,為了振興實體經濟,應著力抓好以下幾項體制機制供給方面的結構性改革。

加快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些基礎性制度包括:完善有利于促進公平競爭的規則體系,當務之急是著眼于公平保護產權,完善物權、合同、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制度。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清理妨礙公平準入的規定和做法;破除壟斷特別是行政壟斷,建立健全公平交易機制;加快資源要素體制機制改革,使各類經濟主體能夠公平取得資源要素,實現機會平等。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實施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實現規則平等。

加快要素市場改革,努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進土地、人力資本、資金、科技等領域改革,消除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障礙。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快事業單位改革步伐,促進人才自由流動,完善同工同酬的勞動人事制度;推進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和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結算,引導勞動力資源有序流動;強化公益性創新平臺建設,以更靈活的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形成新的生產力;以打破行政壟斷和地方保護為重點,真正讓價格機制引導要素優化配置。

加快國企改革、支持民企發展,促進公平競爭。在深化國企改革方面,重點是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企業治理結構創新;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雙向進入、交叉持股;通過兼并重組,處置一批“僵尸企業”,優化國有資本配置。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主要是進一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加快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


來源:2017年3月13日《人民日報》



陳東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首席專家。主要學術專長是宏觀經濟學,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