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經濟形勢與改革發展的問題。主要給大家介紹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方面,介紹一下經濟趨勢,我們做企業大的環境和形勢有一個預判,否則的話盲人下棋。我們認為2017年經濟形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兩句話,緩中取穩,穩中向好。從經濟運營情況來看,我們認為,緩中求穩與繼續探索。從需求政策,我們從應對全球金融風暴以來,我們出臺了很多政策,包括去年也出臺了不少政策,今年也會有新的政策,后面還要介紹。通過研究判斷,需求政策已經開始觸及到風險區間。第三個,全面改革,大家知道,現在的改革不同于10年前、20年前、30年前,只要放松經濟管制市場就可以繁榮,經濟就可以上起來了。向前一步既要促進改革,同時要兼顧發展,兼顧我們經濟運行,我們全面改革努力兼容經濟景氣。我講這三個方面的問題。
我們認為經濟有下行的趨勢,從2010年以來10.4%一路下行到去年6.7%,也就是說還在繼續探底過程之中。從今年1-11月份情況,工業增長6%,投資增長8.3%,民間投資增長3.1%。房地產和開發投資盡管下半年是一個下滑的趨勢,各方面的原因出現了小幅規模同比增長6.5%,因為國家統計部門不公布四季度,也不公布12月的數據,到這個時候公布全年的數據,再過一個星期就出來。明年3月份公布一次。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時,經濟出現緊縮的時候是9%,最高達到14%,我們在10%的價格穩定多少年。消費品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產者購金家同比下降2.7%。我們出口由降轉升,同比下降1.2%,開始有持平的趨勢。
在這一年,全國按照中央工作經濟會議的精神,努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緩中趨穩,穩中下滑。第一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質量和效益提高。第二,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創新對發展的支撐作用增強。第三個,改革開放取得了新突破,一批重要政策開始出臺,對外開放也進行新的布局。第四,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貧困人口減少一千萬以上。第四個,生態環境有所好轉,京津冀來看還是有問題。
所謂供給側領域講了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粗鋼減產能4500萬噸,煤炭去2.5億噸產能。去杠桿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第一個作為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第二個加大股權融資力度,新三板超過一萬家,我們在資本市場實現結構的優化和門類的調整。因為中小企業上市,最好的時機是經濟快速增長,社會需求特別旺盛的時候最好的時期。在經濟下行,或者產能過剩的條件下,探索推出這么多企業,流動性較差這是必然的,也要機槍企業自身債務杠桿約束。另外對政府舉債行為進行規范,出臺了地方債務出現應急管理措施。在去庫存方面減少了27萬。還有降成本,我們現在目的改造營商環境。我們近年來營商環境有所提升,按照世界銀行2015年96位,2016年我們84位,我們簡政放權產生的作用。還有降社會保險費,還有降稅費,還有一個進行營改增,還有資源稅改革。還有補短板,一個涉及到民生問題,還有一個新動能、新產業的發展。
這是去年除了供給側改革采取這么多措施,在需求側方面,我們采取了積極擴張需求管理政策,表現這么幾個方面,第一個,我們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快速上升,廣義的赤字率已經上升到9.6%,狹義財政赤字就是4.3%,就講狹義財政赤字,從2013年1.8%在三年之內翻一番,國際警戒線是3%,我們已經明顯了超過了國際警戒線。在一年多的時間,從2015年2月份到2016年3月份,我們采取了6次降準政策,5次降息政策,有關部門提出了降準又降息,去掉了。到2016年我們M2是141萬,我們今年全國GDP總量超過70萬億,我們廣義貨幣供應量也是GDP兩倍以上。
投資政策我們采取了高杠桿、強刺激,一般基礎設施3倍杠桿,重要的基礎投資是4倍杠桿。在一些特殊的領域甚至給予了4倍以上的杠桿,此外還積極發行了專項債券、設立專項建設基金,涉及到五大門類,22個領域,主要用于包括各地地鐵、大型水利、農村電網改造、寬帶鄉村以及棚戶區改造這個方面,這都需要,這是高杠桿、強刺激、低效益的特點,這主要政府主導的。
從經濟的走勢來看,依然是下行的趨勢,2015年兩個季度穩定7%,全年是6.9%。今年一二三季度都是6.7,這是一個很大的奇跡,平穩不動。
為了讓大家對一個問題簡單的理解,為什么趨勢停不住一直下行。是因為我們改革開放近40年,我們創造了中國奇跡,這個奇跡有多方面的原因,制度來說有傳統體制對市場經濟改變,改革開放給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備了跟國際競爭的能力。從我們要素供給來說,有我們的特殊因素,換句話說,我們傳統制度釋放出來其它國家沒有的制度潛力,大家知道,明年是改革開放40年,要進行各方面的經驗總結,這也是一個方面的考慮。首先大家知道,發展市場經濟最主要兩大要素,第一個,第一個義務所有,一個是人身所有,給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供給。另外土地的供給,恰恰這兩個方面有特殊的優勢。人民公社制度嬰兒潮,給我們提供了低成本優勢和工人優勢。土地極其低廉的價格,從農村獲得土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工商業發展以及城市建設用地,這是其它國家做不到的。還有礦藏資源、財稅資源、金融資源、環境資源等幾乎所有供給側生產要素集中控制與價格或成本抑制。我們普遍低收入水平及短缺經濟狀態所蘊含的巨大市場需求和經濟增長空間。我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們通過制度創新適應了國際商務規則,我們外貿十幾甚至幾十倍的增長。在其它轉軌之國家,一樣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東歐,他們追求政治正確,在實行改革之初一夜之間把公有制徹底掃蕩,結果也是在一夜之間所有的要素供給側,尤其土地供給側,改革都非常艱難。一方面跟發達市場經濟體系競爭能力不行,上不去,欠發達國家,尤其像中歐國家競爭沒有成本優勢,經濟表現平平。中國奇跡是我們的制度創新,同時我們特殊的制度潛力。我們就明白今天經濟下行是趨勢,不是周期性的問題,所謂換擋是客觀的。
大家已經聽明白了,人口紅利減少,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土地成本的上升,資本積累能力減弱,以及曹其粗放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今天必須對它進行治理。最后國際形勢的變化,造成外需的改變,這些因素是長期的因素,不是趨勢的因素。
經濟下行的需求因素,當住房長期供需需求,意味著跟傳統產業有關的,還有其它需求到了一個邊緣,要開始下行。上中需求和下游產業需求也受到了約束,同時再加上結構性的問題,一方面傳統產能過剩,另外一方面人民收入和結構需求的發生了變化,新需求得不到滿足,外需前面講了,我們外需是一個客觀的現象。這種新舊經濟和新舊動能切換加速是否耦合時滯。有些國際機構判斷認為我們國家在2012年經濟趨勢下到5%左右,這就是所謂換擋問題,這是一個經濟數據的表達,就是說人均GDP一萬美元以下,我們可以8.3%以上,在一萬到兩萬美元之間,平均保持4.5%,兩萬美元以上是2%的增速,這是一個經驗的數據。按照世界銀行最新的公布的數據,2015年我們人均GDP比8102美元,當然2017年,我們經濟增長6.7%,我們人民幣貶值差不了太多,依然是八千美元多一點,所以有時候公民陷阱不只是發展問題,跟資產比較價格和貨幣比較價格有關系。我們向一萬美元邁進當中,有四分之一省份開始跨過一萬美元,意味著從8.3%到4.5%這個區間進行。由于我們國家特殊的國情,我們在這次國家經濟換擋的時候,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拉大,民族發展體系已經成熟。如果處理的好,我們發展階段是上升的階段,我們處理的好,在較長的時間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也是可能的,國內國際對中國經濟的判斷有分歧非常大的,樂觀和悲觀的預判。
國際社會一些大牌的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判斷,沒有在中國在,對判斷也是簡單化。不認為中國經濟在下行過程中不一定是悲觀的前景,我們應該是挑戰和機遇同在,關鍵是我們有所作為。
我們有一個判斷,不能期待政府出臺更好的政策,我們需求管理政策已經盡了洪荒之力,上次有關部門說,已經到風險的邊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達正確文件,給的唯一出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素供給和市場需求已經是長期影響,完全贊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重大的判斷,不是每個人能理解中央的決定。希望我們進一步放寬宏觀經濟政策。
我們過去12個月赤字率已經是4.3%,盡管官方公布了3.0,3.0已經到了風險的邊界。實體經濟債務到了250%,中國的負債到2020年達到了250%,我們在這個方面提前完成了,到2016年底就到了,這是一個有風險的債務水平。中國經濟的彈性很大,我們發展階段跟過去不一樣,西方國家有發展階段的,有政治結構的,有政治體制乃至市場規模方方面面的,不能掉以輕心。按照國家清算銀行統計,日本在十年的時候,債務水平2.1倍金融危機還不到兩年,美國次貸危機還不到2%,西班牙金融危機是2.2%。我們發行了很多票子,就是資產荒下的流動性陷阱。2015年6月份一直到今年,我們M1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M2這一條藍線,M1加上定期存款,也就是說,我們銀行創造的信用回到陷阱和貨幣存款,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下,我們資產荒找不到好的項目,銀行也是一個樣,必須找到對應的投資門類和花這個錢,換不了這個利息,把這些錢效益并不好,傳統產業回到國有企業去,沒有辦法投資,怎么辦?投資賺的利潤還不如一年存款利率高,反過來存在銀行,放出去的貨幣又重新回到銀行,發再多的錢也沒有用再回去。
從資產負債表和金融收益率,也能反映這個問題,在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包括資金、證券、保險、基金,他們收益率除了一到兩年期的貸款信托之外,其它所有的投資都低于一年期的村利率。這個低利率只有3.4%,傻子才去折騰,所以說過去非銀行金融機構或者融資回到銀行。國內我們知道,發行的貨幣是宏觀政策發行的,在經濟全球化,人民幣匯率走低這是客觀的,從2014年1月份到2016年底,剛剛這些天是6.8已經降到6.92,如果不采取政策,破7幾乎就在眼前。我們去年7月份,人民幣加入SDR籃子,人民幣在國際上有所提高,但是跟人民幣匯率貶值相關的。
還有投資政策,這個造成社會投資下降是緩慢的過程,民間投資是一個斷崖式的趨勢。我們看一下這個圖就明白,國有控股單位大概增長23%-24%,但是民間投資3%,這個之間有20個的差距,這個擠出效應是非常明顯的。為什么國家供給側改革,為什么國有經濟占比的調整,乃至民間資本的開放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在這兒,不是政府管制,但是在市場上干預市場運行。
除此之外,我們看一下兩條線,藍顏色線條是民營經濟的增長,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從2008年-1.5%,一直到2011年44.8%,非銀行金融機構負債率更高。你新出貨幣政策刺激政策不大。第二個,不要體內循環,風險在金融體系內變成一個問題,在國際經驗看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前泰國典型案例跟我們差不多。
在GDP增長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幾乎占了GDP的五分之一,60%的利益是由金融板塊創造的。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講第三個問題,我們怎么兼容經濟景氣,給大家做一個趨勢性判斷。兼容經濟發展,供給側改革需要特殊的條件,在國際社會,在中國歷史上都出現過,我簡單介紹一下。第一個,經濟短缺時期與經濟困難時期,我們改革開放是一致的。第二個,市場經濟及其體制發育成長期。第三個,管制釋放期,包括體制改革。第四個,人口紅利及要素收入上升期。第五個,產業革命或新興產業成長期。第六個,技術革命效益外溢期。第七,市場邊界拓展期。
對供給側改革,對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和轉軌制國家是不一樣的,市場體制比較成熟國家,體制紅利相對少一些。主要集中在包括編輯稅率邏輯在內又是一個政策。第二個方面,包括國有企業、國有經濟管制。第三個,就業政策,國外經濟不景氣就裁員。我們就是要調整水費結構與綜合稅負水平。對我們自己來說,我們還包括微觀體制的再造和宏觀體制的重構。涉及到2017年而且這些供給側改革受到短期需求政策的繞路,我們對經濟發展的追求會延緩,以及加深資源錯配和就業矛盾。為了避免這些短期政策對供給側改革制約或者影響,甚至負面的一些作用,我們認為2017年國內政策應該是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
推進兼容景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三降一去補,第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實體經濟方面,我們講的品牌問題,新興產業發展的問題,改善營商環境問題,以及產業如何走出去的問題。在房地產方面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來的,土地的政策以及政府的責任,已經疏解政府責任。包括國企領域改革,以及社會保險制度,加上一帶一路建設。
下面講一講內外兼修應對特朗普新政,特朗普給我們找事是必然的,主要是為了獲得他的經濟利益。我們以之子矛攻之子盾,西方政要在國際競爭中立,不能國有企業特殊保護,環境污染一系列的因素,包括知識產權保護。我們在這種情況下,要高高舉起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經濟全球化的系統,占領國際貿易投資的制高點。什么意思?在競爭過程中我們要創造國有經濟平等環境。第二個,提出了政府歸置中立,政府不能強權霸權擾亂國際市場秩序,這是發展中兄弟仗義執言,也是為我們自己也是。
第二,把一帶一路建設提高到路還統籌戰略層面有重點地推進。經濟南海和海上絲綢之路,完善海洋戰略。在東海、南海美國、日本給我們找事是必然的,我們經濟發展不如過去也是必然的,我們要判斷最主要的市場是歐洲市場,乃至中亞、非洲市場。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我們可以繼續維持這邊的貿易,哪怕東部沿海。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同時我們還要利用另外的戰略通道,我們還要通過中歐鐵路,中巴路上建設,新的戰略通道,形成路還兼備的戰略交匯點。我們的絲綢之路恰恰就是這一條陸路通道,如果把中巴經濟走廊建立起來,我們從亞丁灣或者阿拉伯海,從中東運輸石油,在國際社會永遠的朋友,第一個的利益,第二個共同的對手。如果沒有共同的利益,沒有共同的對手,利益完了事完了,共同的競爭對手也發生了變化。特朗普拉著俄國制裁中國,美蘇是霸權,我們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開辟新的商路,在瓜達爾港形成一帶一路的戰略交匯點,緩解我們對美日市場的依賴,以及東歐所造成的風險。
最后一句話把國防和經濟建設結合起來。美國能夠挑起這個問題,那個問題,我們核武之外,常規武器也是優勢。我們制造業大國,我們現在出現過剩產能,工業體系比較健全,我們在這個方面進行常規軍備的建設,美國的崛起是其次,跟工業大發展是密切相關。同時以此拉動內需,既提升了綜合國力,也拉動內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邊下手,兩邊著力,2017年供給側改革是必須,適當擴大社會總需求,社會總需求不可能增長,也許我們國防建設,常規的軍備建設也應該適當加快建設,乃至國防經濟的平衡發展,來實現中國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雙重任務!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