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國家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工程建設專家組成員,我國研究黨建理論年輕的資深學者。曾參與十五大、十六大報告前期調研起草工作。在各類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專著5部,其中《從民主新路到依法治國》一書獲全國“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為中央政治局理論學習作過專題輔導。近10年來主要研究: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文化大革命”史、執政黨建設、執政黨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研究、執政黨執政規律研究、領導科學等。
多年來,我們的地方政績考評都是經濟建設的量化為主,對政治賬一筆帶過,文化賬社會賬也基本不太算。換句話說,那種近似詭辯說法盛行一時,叫“經濟是最大的政治”。反問一句,文化和社會是什么政治呢?我們常說,穩定壓倒一切。但是,什么樣的穩定才是壓倒一切的?如果說,所有的穩定都是壓倒一切的,那么穩定沒有得到前,維護穩定的機構和人員早已疲于奔命甚至累死街頭了。筆者認為,以上這些認識正是不管不顧政治后果的體現;而算不清政治賬,將危及黨的執政地位。
科學執政必須要算政治賬。除了唯GDP考核存在缺陷外,在財政稅收、引進外資、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各級黨委首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政黨,首先是一個政治組織。黨的先進性是體現在更好地遵循黨的科學的執政職能上,而不是忘記自己的政黨職能而代替國家政權和社會組織來施政,那樣的結果對黨對國家對社會都后患無窮。
政黨是政治組織,不是經濟組織,不是社會組織,更不是企業。執政黨即便掌握了國家政權并領導經濟建設,但黨對經濟建設的領導與政府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方式和職能有大不同。我們常講我們有“四大班子”的管理體制。如果四大班子的功能基本類似,那么一個班子不就足夠了,就沒有必要用公共財政供養大量的機構和公務人員。區別黨委和其他機構部門,其中最關鍵的是執政黨領導經濟建設必須要算政治賬。
所謂政治賬,毛澤東同志對政治的通俗界定揭示了其規律和一般特征,那就是“把擁護我們黨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不能總是辛辛苦苦忙的昏天黑地,結果老百姓日子好過了,罵聲卻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也就是所謂“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這種現象突出反映了我們各級黨委和各級黨的主要干部嚴重的能力恐慌。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今天,我們黨執政的首要問題是什么?我們不搞階級斗爭了,不搞群眾運動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不用動不動就分出個敵我了,這是我們黨的重大進步。但什么事都要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分敵我可以,但我們要分清誰真心擁護、支持、認同我們,特別是在黨遇到風險考驗時候,究竟還有多少人會像民主革命時期一樣與黨生死與共而義無反顧?我們做了什么工作和努力讓人民群眾繼續與黨風雨同舟、攻堅克難?這筆賬算不清楚,經濟賬算的再清爽,對黨的執政來說都是敗筆。
何為鞏固和擴大黨的執政基礎與群眾基礎?必須要算完政治賬后更清醒地意識到黨的職能,不是回頭再搞階級斗爭和群眾運動,而是通過全面提升黨的政治能力實現中國的政治發展。現在,到了必須正視這一重大問題并拿出管用的辦法解決這一問題的時候了。辦法就是民主政治,就是各級黨委抽出時間和精力研究思考這些問題,不能再心浮氣躁地執政,中國共產黨執政到了養心性的時候了,要養到氣定神閑地與人民群眾在一起,包括過度的干部量化考核該緩緩了。
走出民主的新路,培育人民的政治參與能力從娃娃抓起從國民教育抓起,拓寬利益表達訴求的主渠道,提升全黨善于整合人民群眾利益訴求的能力水平,特別是通過選好人民代表和黨代表并提高他們的參政議政本領。社會管理創新不能離開民主和法治的培育發展,不能離開民主法治又去搞別的什么創新,我們不能把什么東西都搞成直白刻板的考察干部政績菜單,有些理念價值層面的東西是需要用心靈和信念去奮斗,而不是簡單的政績大棒去誘引的。
我們的國民教育要讓中國公民有尊嚴意識有公德意識;文化遺產保護是自己成為一個讓人類尊敬讓子孫尊敬讓祖宗安眠的有尊嚴的執政黨,不能為了一地之私而致文化遺產于不顧;民生投入和科學運用,讓老百姓特別是窮人過上有最基本尊嚴的生活,一個國家的窮人的生命和生活有了尊嚴,這個國家才能與現代化扯上關系;最重要的是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治好權、治好官,真正讓人民選舉政府、監督政府,走出一條法治基礎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新路出來,人民才會有真正的尊嚴,實現當家作主。
來源:人民網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