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外哲學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領導干部學國學促進會會長等多項學術兼職。多次接受主流媒體訪談。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中國哲學史》、《文史哲》等核心期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及圖書評論近200篇。學術領域為儒家哲學、傳統官德、中國實學、傳統文化及當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的思想中,融入了非常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
第一,民為邦本思想。總書記講過,人民所追求的,就是共產黨的奮斗目標,這就把“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思想,融入到了共產黨的治國理政中。因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歷朝歷代都會提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基本初衷。在具體方面,不光要讓老百姓吃飽穿暖,還要對老百姓進行人倫、道德方面的教化,提高老百姓整體的人文素養,在我國歷史上,富民、育民、教民一直在治國理政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便旗幟鮮明地繼承了以民為本的傳統價值理念。
第二,廉潔自律思想。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下大力氣反腐倡廉,黨風和社會風氣出現明顯好轉。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潔身自好、廉潔自律、戒貪戒色,都對對當下的廉政文化建設,和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有鮮明的啟迪意義。
第三,知行合一思想。習總書記也多次提到過王陽明的心學,而心學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這就要求黨員干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不能口是心非,要表里如一,言必信,行必果。特別是有些領導干部,對上一套、對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擁有雙面人格,都是沒有把中國思想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表現。
中國近代百年屈辱的歷史決定了我們今天繼承傳統文化絕對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并使其實現與外來文化的共存、共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經幾千年的積累,有精華,也有糟粕,比如官本位思想、權力本位思想、個人崇拜、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女子無才便是德……都缺乏科學、創新、法制的精神。
對此,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辯證地、批判地汲取中國傳統文化。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主張要采取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即“對我國傳統文化,對國外的東西,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科學的揚棄后使之為我所用”。
總書記講的“三嚴三實”,其實就是讓大家領悟修身做人的智慧。
眾所周知,學國學,可明得失、鑒是非、知興替、辨善惡,提高人文修養和德性素養。而對于黨員干部,打牢修身養性的基礎,夯實圍觀做人的根基,最重要的是認識到,做官先做人:作為一個官,我是為了誰、我是依靠誰、我是誰。所以領會“三嚴三實”,就可以通過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規范自己,去領悟為什么孟子講“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為官不正,為人必邪。所以一個好人,不一定是個好官;但反過來,一個好官,必定是一個好人。如果做一個比較,如果西方文化比較重視上帝,那么中國文化中最重視的就是修身做人。這是我們中國文化中千百年來永恒的話題,這也是學習傳統文化精髓為什么對領導干部樹立三觀大有益處。
我認為領導干部最重要的是要有“二心”。
第一,廉恥心,孟子講,人不可以無恥,人知恥后就可以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所以歐陽修把君子知恥作為大節,也就是說,對于一個人再多的懲罰,不如喚起他的廉恥之心;
第二,敬畏心,為什么有些官員有了權力便張狂任性,就是因為沒有敬畏心,恰恰忘記了中國老祖宗講的:人在做、天在看,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舉頭三尺有神明。
國學是一個很龐大的體系,但卻離我們并不遙遠。對于時間比較充裕的領導干部,最好從國學的基本知識學起,比如儒家、道家、佛家的經典、經史子集,甚至中國的繪畫書法藝術、中藥、太極,這些都是國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循序漸進地去了解。對于沒有很多空閑時間的領導干部,就應該選擇與自身工作相適應的內容,可以先從儒家的思想來入門,比如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因為儒家思想更多的是強調一種社會責任,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擔當意識。
在個人修身養性方面,領導干部可以閱讀道家的老莊思想。老莊思想并不是一種消極的無為,而是用無為的態度觀察萬物,無為更多的是一種途徑。比如莊子就強調,我們不應該去追求,本來不屬于我們東西,比如不義之財,我們要知足常樂。比如老子就講到,禍莫大于不知足,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就是幫助黨員干部提高廉潔自律的能力。
另外,佛家思想也有很多精華,比如提倡要節儉、與人為善。佛教中講的貪、嗔、癡、慢、疑這五毒,貪為首,告訴我們貪如火、欲如水,不要貪婪,貪欲無度,牢獄自筑,很有借鑒意義。
因為領導干部是決策者,是那個“關鍵少數”,領導干部進行國學方面的學習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我自己現在也創辦了“領導干部學國學”的微信公號,這個平臺就是把國學思想中與領導干部相關的內容整合起來,以史為鑒,有條不紊地通過這個平臺傳播出去。另外,我還推動了“領導干部學國學全國行”的活動,通過講座的形式,使國學走進全國的不同城市,帶動領導干部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來源:人民論壇網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