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光,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主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十八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央黨校副校長,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長。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記者采訪了中國社科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主席王偉光,請他對《意見》進行解讀。
記者:《意見》的出臺有什么重要意義?為什么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王偉光:黨中央出臺的《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是本世紀以來黨中央關于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文件;是繼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后,又一篇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的指導性文獻。習近平總書記“5·17”重要講話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了頂層設計,提出了戰略目標和任務,《意見》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提供了重要遵循。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哲學社會科學作為揭示自然發展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自身發展規律的知識體系,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際環境,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新形勢,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更好發揮作用,迫切需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都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意識形態領域形勢錯綜復雜,各種思潮此起彼伏,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任務仍然艱巨。解決這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迫切需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記者:《意見》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我國哲學社科界如何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王偉光:哲學社會科學就其總體而言,具有鮮明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屬性。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最鮮明的特色。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把理論武裝、理論指導和理論創新結合起來,自覺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統一起來,寓政治于學術之中,寓馬克思主義道理于學理之中,將把住方向貫穿于一切科研活動的導向之中。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當前首要任務是把學習研究闡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作為重中之重,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推動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最現實的體現。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解決好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問題。要深入研究闡釋其時代背景、重大意義、科學內涵、核心要義、精神實質,推動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凝心聚魂,為續寫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新篇章提供有力的學理支撐。
記者:如何進一步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
王偉光: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黨中央站在時代高度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意見》把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要按照突出優勢、拓展領域、補齊短板、完善體系的要求,優化學科結構,形成具有時代特點、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優勢突出、立足國際學術前沿、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布局。一是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制定馬克思主義學科發展規劃,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成為哲學社會科學的優勢學科,發揮好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二是要加快完善對哲學社會科學具有支撐作用的學科,如哲學、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民族學、新聞學、人口學、宗教學、心理學等,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學科體系。三是注重發展優勢重點學科。四是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五是重視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通過學科體系建設,努力使基礎學科健全扎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輔相成、學術研究和成果應用相互促進。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提升學術原創能力和水平、推動學術理論中國化、建立激科研活力的體制機制、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術評價體系上下大功夫。要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在古今中外豐富的學術思想中汲取營養、推陳出新,傳承中華文明、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健全完善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努力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要著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的學理化、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大眾化、中國話語國際化。要立足中國實踐、深入解讀中國道路、切實提升中國經驗,要勇于創新,不斷概括出新概念、新范疇、新術語,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話語體系。
記者:您認為,我們應該如何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術評價體系?
王偉光:學術評價體系建設十分重要,對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對人才隊伍成長,具有巨大的導向力和引領力。《意見》提出,要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術評價體系,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重要意義。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術評價體系要堅持正確的學術導向,以學術質量、社會影響、實際效果為衡量標準,通過科學設置考核周期,合理確定評價條件,建立科研信用管理、評價結果公布制度規定等,引導教學研究人員潛心鉆研、鑄造精品,扭轉重數量輕質量、重國外輕國內的傾向。
記者:《意見》對建設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人才隊伍將發揮哪些重要作用?
王偉光:優秀成果紛呈、優秀人才輩出,是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意見》就建設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人才隊伍,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如,實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工程、建立規范的人才激勵和獎勵體制機制、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等,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證和支撐。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建設。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發現、培養、集聚一批有深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學貫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論家,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勇于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一批年富力強、銳意進取的中青年學術骨干上。要發揚學術民主,提倡開展平等、健康、活潑和充分說理的學術爭鳴,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鑒,追求真理、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
來源:人民日報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