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彥,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黨委委員、城市經濟研究室主任,城市信息集成與動態模擬實驗室負責人、研究員。主要從事城市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資源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城市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城市經濟系統分析、城市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綠色經濟、城市投資價值分析、城鎮化與城鄉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與整治、城市區域運行模擬與智慧城市、“城市病”治理等。
一般認為,智慧城市發展需要經歷四個階段: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智慧化。智慧城市的本質特征是人類智慧驅動城市發展,這是未來城市的新形態。智慧城市建設第一要推進數字化,我們生活的世界可以通過數字表述出來。因此,數字化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步。第二,通過互聯網將數字化的城市部件傳輸連接起來,實現網絡化,如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就屬于網絡化階段。第三,在網絡傳輸的基礎上實現局部智能反應與調控,即智能化階段,如智能收費、智能交通、智能工廠等。第四則是萬物互聯階段,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類智慧驅使下優化運行,實現城市智慧化,基本建成智慧城市。這四個階段不是截然分開的,后一階段以前一階段為基礎。
根據技術發展趨勢,2020年前后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應用將趨于成熟。隨著5G時代的來臨,大容量、低時延的網絡傳輸將變為現實。人類將進入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智慧城市建設也將步入一個嶄新階段。
智慧城市構架以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撐,包括智慧產業、智慧民生和智慧管理三大應用領域。網絡信息技術包括數據采集的傳感技術、數據傳輸的網絡寬帶技術、數據處理的云計算技術、數據存儲的云存儲技術、數據共享的云平臺技術、網絡信息安全的量子通信和加密技術等。智慧民生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購物、智慧交通、智慧環保等,大都涉及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屬于智慧城市的生活領域。智慧產業包括智慧農業、智慧制造、智慧建筑、智慧物流、智慧商務、智慧旅游、智慧傳媒、智慧金融等,主要涉及智慧城市的生產領域。智慧治理包括智慧規劃、智慧政務、智慧監測、智慧決策、智慧社區,這些主要與智慧城市治理有關,是智慧城市的“中樞神經”,體現了智慧城市的發展程度。根據智慧城市的構架,對各組成部分的具體進展進行評估,可以獲知智慧城市的發展情況,并且可以找出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加大建設力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睿信方略堅持“注重實效 實現卓越”的服務理念,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化課程、政策解讀、課題調研、干部培訓、邀請國家各部委專家學者進行授課等專業化服務。
睿信方略的核心優勢:通過定制化課程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系統培訓與咨詢業務解決方案。
我們和客戶一起,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幫助客戶實現既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能力的持續、穩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7號國海廣場D座27層
電 話:010-59706310
傳 真:010-59706315
值班電話:010-53354778
郵 箱:amc@amcorg.org.c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文章、數據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若有疑義,請與睿信方略辦公室聯系。